12:9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10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王子十二原则
《罗马书》12:9–21 是基督徒的生活条例、原则,请问它们是不是律法?
律法是神的话语,是美善的、是神的义、是属灵的。那么这十二条是什么?既是神的话语,该做到又很难做到的就是律法了,是不是?让我们先探讨一下律法与否的原则界线在哪里?《罗马书》14:14 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这个问题。
罗 14:14 我凭着主耶稣确知深信,凡物本来没有不洁净的;
惟独人以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了。对于那些认为不洁净的,在他就不洁净、不能吃了,在他就是规矩,就是律法。所以,对做不出来又想做出来的人来说,这规矩就是律法;对老我的人来说,这些就是律法,神的话语一个字都不能动。
不是说,现在不在律法之下了吗?是的。可是有个前提,不是律法变了,而是你变了,所以律法不再管辖你。当我们在律法之下,我们是罪的奴仆,是被律法管着;当我们成为神的儿子—王子时,王子的特征是本然就能做出来的,律法就不用管你了,不是吗?!当你觉得那么难做,做不出来时,这些条文就管着你,就是律法。
所以,赶紧从律法之下逃出来,把自己变成一个新生命!罗 12:1–2 节讲得很清楚,献上活祭就是一点一点被更新到神的真道里去,在基督里新生命本然状态就这样,自然能做出来。如果你问:我到底是不是新生命?请你用二律背反去思考这个问题,不要简单思维。事实是,你是老生命、新生命绑于同一身,所要做的是在信心里将老生命不断地更新成新生命。
我们的起点是:一个属灵的宝贝正等待着被更新成“是你所不是”的生命。神的旨意非常美好,是你可接受的、可喜悦的,你被更新之后这些条文就是容易的了。对你来讲,在被更新以前这些守则条例是个天大的压力,根本做不到,不折不扣是律法;对正在被更新中的你,更新一点就容易一点,再更新一点更容易一点,不经意间会突然发现这些条文其实就是新生命的本然特征,自然而然已经呈现了,于是为此而喜乐、感恩!所以,这十二条生活原则既是律法,又不是律法:对于没被更新的生命是律法,对于已被更新的生命就不再是律法了。
罗 12:9–21 为王子生活守则,为什么称王子?为什么称贵族?因为重生基督徒的生命本质是神的儿女,就是王子的生命(或是公主的生命),王子、公主构成贵族,是被神救赎出来的新族类—亚伯拉罕的后裔。接下来称王子可以使概念更精准,方便讨论重生基督徒的生命本质在这个世界里的样式,方便讨论重生基督徒与多类世人的相互关系:比如王子怎么跟权柄者相对,王子怎么跟软弱弟兄相对,王子怎么跟邻舍相对等等。事实上,重生基督徒在耶稣基督的宝血里称义、成圣,被神接纳,是以王子的身份继承天父的全部产业。
若是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律法之下,还像乞丐一样活不出来。差错出在哪里?你把你的王子身份轻看了,看廉价了,看作一个简单的受洗动作,贴一个基督徒的标签,生命本质没有改变,生命又回到律法下去了。保罗着急了,有话说,怎么你又回到律法之下作奴仆了?所以,标签是没用的,受洗如果单单是形式也是没用的。什么是有用的呢?就是借着听道,耶稣基督生命的种子在你里面长出来,由里到外,由小到大,一点一点彰显,这个长出来的新生命一定具备王子的特征。倘若你现在的行为还是那么恶劣、悖逆、无望、怨恨、苦毒,那你就不要自认为是基督徒,因为你的生命活得跟世人、不信神的人没有两样,甚至还不如!这种生命还停留在亚当里那二律背反的律法捆绑、挣扎中。一下子感动,一下子不感动;一下子有感觉,一下子没感觉,全都在血气里。只有自我否定在亚当里二律背反的无谓挣扎才能成长,眼睛才会看见基督里的恩典、美善,才会有来自灵的感动和对真道的认知,这时我们的新生命就会重新起航,朝着神应许的方向!
或可说,我们是个“贵族幼儿班”,保罗借着经文告诉我们贵族是怎么回事。贵族本然生命是自然活出的,还需要学习、教导吗?应然生命强调学习该怎样做,本然生命也需要学习吗?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们曾把重生基督徒比作“怀孕的人”,没有重生的人没有新生命,是不怀孕的。不怀孕是“自在的存在”,因为没有自我否定机制,也没有更新机制。怀孕的人在基督里重生(胎儿代表全然圣洁的新生命),彰显出自我否定、更新机制,在这个意义上,“孕妇”的生命已经是一个“自为的新生命”,她充满盼望。怀孕的人作为一个比喻,是对二律背反新生命的动态描述,因为神看人只要“更新”开始,你就是一个新生命了,这就是神所应许的因信称义的本质所在。因信称义的人不是不犯罪的人,也不是一个已经更新完毕的人,而是一个已经开始、正在进行的更新的人。这个更新的机制,是通过“信”与神连接并在神那里启动的。神的救赎工作得以开始,神的大能定会让你成功,得着你。
一般地说,我们会把王子定义成完全圣洁的“胎儿”。这个定义并不准确,更真实的,是把王子比喻成“孕妇”。孕妇在客观上仍然有很多毛病,因为是一个旧人、新人绑在一起的二律背反的真实生命,每天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里。我觉得,孕妇的比喻可防止我们以分裂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孕妇的比喻告诫我们,要看重生基督徒在更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善(胎儿),因为神只看那个美善、珍惜那个美善。人往往会用旧人的丑陋控告他人(弟兄姐妹)、也控告自己。这是中了撒旦魔鬼的诡计,让自己的良心备受折磨。然而神说:我不再纪念你们的罪愆!神呼唤、呼唤,再呼唤,让我们从撒旦的控告中挣脱、释放、更新出来。更新是一个动态的渐进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终极状态,更新、更新、不断地更新就是新生命的本质所在。因此贵族幼儿的新生命是需要不断学习的。
另有一个比喻“鸡变作雄鹰”可与“孕妇”相互补充。鸡飞不起来却每天挣扎着想飞,飞、飞、飞,更新、更新、更新,一朝它更新成雄鹰时就具备飞的本领,自然就飞起来了。雏鹰虽然具备飞的能力,雄鹰妈妈也要教它的孩子怎么飞,也需要捣巢、催逼雏鹰展开翅膀,放胆练就飞翔的本领。
如今你是一个王子,具备更新生命的潜能,一切都是神的恩赐、神的恩典;是谁教导、培养王子生命成长?从三位一体神的分工来看,是圣灵—保惠师。我们的心是圣灵的殿,圣灵内住无微不至地光照、帮助、培养,包括读经、祷告和生命中经历神。
人与动物相比有个本质区别,除了人有自由意志以外,就是生存技能不再像动物那样天生就会,动物很少需要学习的;人的生存技能、人文素养都必须通过学习、操练、应用才能逐渐成熟。所以学习是人的必需,也是重生基督徒的必需。基督徒与世人相比的本质区别,是基督徒的学习有神的大能介入,是在圣灵保惠师的直接带领下,在《圣经》话语的直接启迪下,在教会的背景下学习。
下面我们研读经文。
12:9 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12:9 Let love be genuine. Abhor what is evil; hold fast to what is good.
这是今天我们学习、领会王子十二原则的第一、二两条。
这句经文中英对照有微妙区别,这里 love 没有宾语,可以爱人,也可以爱神、爱音乐、爱科学、爱艺术;所强调的是genuine,意思是纯正的,原初的真,不掺杂的纯真。Let love be genuine.意思是:“爱得纯真”。
每个人都体会过爱,不管信不信神都可以体验爱原初是那么真、那么纯;后来变调、变味了,掺进去很多杂质;再后来不知爱到哪儿去了。无论对丈夫(妻子)、孩子、父母、邻居、朋友都一样,人的爱就这样败坏了。
为什么王子的原则从爱开始?我们成为神的(耶稣的)门徒第一条就是爱弟兄,有爱是基督的标志,是第一原则。在新生命里首先要体会爱,不要把乱七八糟的爱也当作爱,要体会那个真爱在神的话语里、在真理的认知中被纯化。比如我们再也不去互相论断,再也不当别人的救世主,因为《圣经》告诉我们都一样是罪人。你论断别人,神就论断你;你用什么斗量人家,神就用什么斗量你。这真理多厉害,把掺杂在爱里那恶劣、败坏的杂质清除掉,让你回到原初的单纯。比如说你原先爱老公这个人,后来慢慢地,你的爱被玷污了,你会爱老公这个人,同时也爱老公赚的钱,爱老公赚钱给你花的行为和心意,当哪一天老公不赚钱了,或者赚钱后不给你花了,你就不高兴了,就爱不出来了;你的爱已经变得越来越现实了,越来越符合世界标准了;或者,你本来爱老公这个人,后来你爱他这个人的同时,也爱他的勤快和体贴,现在他衰老,也不那么体贴你了,你就不痛快了;如此这般,哪儿还有爱呢?当你明白钱根本不是老公赚的,是神的保守;当你明白耶稣基督的爱永不改变,你的很多看法就被更新了。当你的眼光改变,就不那么计较眼前的利益和好处了。爱在神的话语里被圣洁化,纯真的爱才会从里面涌出。
爱人不可虚假,如果你至今读不出感觉,是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虚假,一味认为,我对他又爱又恨,都是真的。我与他纠缠是因为我的爱是多么真实啊,其实就不真、就变味儿了,只是你接受撒旦的欺骗误以为真,你的爱已不单纯,已败坏了,知道吗?即便你的体验是真的,你说你到哪儿去还是关心他想着他,你说你骂他是因为爱他,毫无虚假,其实,你爱的纯度起了变化,明白吗?!今天看到一对弟兄和姊妹伉俪很亲密的样子,我就说:“你们两个真不简单,让很多人羡慕。”他们说:“我们准备 80 岁也做到这样。”可是恐怕做不到,除非在神里更新你的爱,因为人不在神里,爱一定败坏,只是时间问题,最后不是凶神恶煞,就是冷漠疏远,人命定如此,即使程度不同,也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除非在基督里不断更新成新人。
众:有个姊妹告诉我,信仰是有功能的,如果你没有信仰,有些事是做不到的;有了信仰就能做到,我想就指这个吧!
或许以为“真”要回到原初那个“真”;“纯”要回到原初那个“纯”,我们很容易想象成是回到简单、天真的样子,事实上爱很复杂、很有张力,不可能回到 18 岁的那个单纯,因为你已经经历了那么多。
基督徒的二律背反告诉我们这个“真”是单纯而不简单,不简单在哪里?就是后面八个字:恶要厌恶、善要亲近。爱其实带着极大的张力,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爱,爱到极致会对不纯净非常厌恶,体会到这个程度才会有真爱的强度出来。所以恶要厌恶(Abhor what is),这里的 Abhor 是极其厌恶,以至于一看见就本能地厌恶。我们这个功能已经弱了,我们对很多恶的宽容度越来越大,觉得这个很现实。现在我们回到王子的生命里,首先要开始培养对“恶要厌恶”的本能,才能保存真诚的、纯真的爱,所以这一点有很大张力。
善要亲近(hold fast to what is good),hold fast 就是抓得很牢,对好的东西不要放掉。这里提醒我们:第一点对恶、对丑恶,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人家的,要本能地反感,不要掺合;第二点对善,神确实把善作为律法、良知放在我们心里,我们可以知道善,问题是抓不住或者很想抓住却又轻易放掉。我们对善的第一感觉是“好”,知道这个朋友好、这个人好、太太对我好,但我们会轻易不珍惜、看贱它,以为放掉还会回来(其实回不来了),所以 “很珍惜”的体会必须要出来。
这一句经文的重点是“明辨”,但不是明辨善与恶,而是明辩你的心对善与恶的反应。假如你能体会到你的心对善的反应是很珍惜、很当真,不想让它逃走(包括好太太,好朋友,良善的心情),就要强力抓住这个反应;对恶要本能地反应出厌恶,而不是那么宽容、那么无奈。当你发现自己的心对善与恶有很敏感的反应,哇!这是新生命出来了,你的心活起来了!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操练,每时每刻都可以操练,操练自己的心对善与恶能有敏感反应。
我把这段经文直译为:“让爱纯真如当初,恶要厌恶,善要抓紧不放”。
这是基督徒的第一原则:纯真明辨原则。爱要纯真以及对善恶反应要敏感是十二条原则特征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后面有很多特征就可能虚假。
12:10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 12:10 Love one another with brotherly affection. Outdo one another in showing honor.
这句经文是我们成立“弟兄会”的一个契机:爱弟兄,要彼此亲热。中英文版本的原意有点距离,中文翻译是“爱弟兄”,英文却不是针对弟兄,而是彼此之间如兄弟般的爱(affection)。 affection 是喜爱、慈爱。C.S. 路易斯著有《四种爱》,其中一种就是慈爱(affection)。是一种很原始、本能的亲近,跟其它三种比较 affection 是最接近动物的,与生俱来的那种卑微、单纯的自然亲近。人生活在团体中,能体会到自然亲近的那种感情。这种亲近可以有血缘关系、共同经历、共同兴趣、共同喜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组成一个团体中的兄弟般的爱。比如说你在国外见到中国人就很想跟他亲近,偶遇一个同乡就有冲动想亲近他,那种自然的情感的爱。
将人本能的慈爱活出来,难不难?彼此亲热、亲近、亲同是很自然的,不需要挣扎的那种感觉。然而我们现在有很多挣扎,有怀疑、戒备、算计,人与人之间变得很冷漠,所以是原本不难后来变难了,现在要回到那个不难的状态去。在小团体里(不局限于基督教团契)人与人之间要有这种非常本能的、自然的、亲近的关系,我们会欣赏这种亲近关系,也会羡慕别人之间的这种淳朴的自然亲近关系,这也是神赐的很美的东西。
后半句恭敬人,要彼此推让(Outdo one another in showing honor),其中 Outdo 是超过、胜过、争先恐后要比个赢的意思。彼此之间争先恐后比个赢,比什么赢呀?对对方的恭敬、尊重、看重、仰望上比个赢。前面的爱(affection),亲近的爱,可以亲近到最后没大没小,爱到把对方当成自己,妈妈可以爱到把孩子当成自己,想的、说的、做的都是为孩子好,你为什么不听?实际上是爱到占有,爱到消除你我界限,一旦消除你我界限,强者就要吃掉弱者。比如说家长就把孩子的意愿吃掉了,将自己的意愿代替孩子的意愿。后面 showing honour 表示尊重、恭敬,就是要认识到每个人在神面前有独立尊严、独立价值、独立灵魂、独立选择。所以,这句经文前后半句连起来,就是既能彼此亲近,又能保持界限。在人的体系里,真是蛮难理解这个界限在哪里,只有在《圣经》里才容易理解,因为这种智慧是《圣经》的智慧,“人生而平等”在本质上人人有尊严,西方社会文明正是建立、扎根在基督教文明的基础之上。保罗不是有话说,不管是为奴的还是为主的,男的还是女的,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在神面前都一样平等,一样有尊严,一样有地位,一样受尊重吗?!
因此尊重、恭敬的爱是对前半句的补充,是对兄弟亲热的爱的一种平衡,同时也是一种张力。Outdo 这个单词用得很奇妙,因为《圣经》里“争竞”是罪,比如你做好事,我做得比你还好,你做好事就做好事,干嘛要比呀?我比你聪明,聪明本来挺好,一比就没意思了;连我《圣经》读得比你好,一比也没意思了;我比你更爱神,连这都是罪,你爱神就爱神,你跟神单向关系,跟人家比干嘛?!唯有这个地方比吧,互相比吧,看谁比谁更恭敬对方,看谁比谁更尊重对方,最恭敬尊重对方的就是更谦卑的,这里把二律背反用绝了,把人的攀比、争竞用在最好的地方了。我把这个细节挖给你看,哇!一个单词用得那么巧妙,《圣经》真厉害!
和合本恭敬人,要彼此推让,这里彼此推让是谦卑、谦让的意思吧!我把这句译成中文:以兄弟般的亲爱、亲热,彼此相待,彼此恭敬,不甘落后。彼此恭敬,不甘落后,就是你不要亲近到连恭敬也没有了,后半句对我们操练也是蛮重要的,我们经常会失去对他人的恭敬,特别是在自己骄傲的时候。
众 1:人与人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不是疏远的距离。
众 2:其实就是给自己保留高贵的余地,也给别人保留高贵的余地。
恭敬人的事上要争先恐后,人与人之间保持必要的距离是出于内心的尊重,应该是最里面的分寸底线,使自由、独立的灵魂得以保全。
这是基督徒第二原则:亲爱恭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