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立和自由
讲独立,就不能不与依赖这个词一同来理解。因为,独立的反面是依赖。那么,人容易依赖什么?人容易依赖的东西一是他人,二是物质世界(比如说,现在许多人对手机产生依赖)。三是偶像。我们所依赖的东西,很容易成为自己的偶像。那么,男人的偶像容易是什么东西?赚钱、成功、权力?有了这些,男人的地位在家里在社会上就提高了。但只说成功是有意义的。女人的偶像是什么?美丽、爱、钱、男人?无论自己的偶像是什么,这些偶像都会缠绕着你,使你很想得到它。偶像是用精神来缠绕自己的,这是很大的一个力量。这是圣经的启示才让我们明白的。
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不可能有时间在一个问题上停留太久,问题就需要被收住。但是我们的思维不应该就此停止,仍然可以自己继续去思考。我们会经常象木头一样,脑子空白,是因为自己的思想没有落足点,没有什么问题可想。现在,你有可想的东西,就要把它深入地思考下去。对于学生来讲,这个思考的过程就可以给你带来读书的动力。脑子里有问题的时候,你有方向性地读书,就不会盲目,就不会不知道要读什么书,为什么读书。 接下去,你思想的过程中,会突然发现,我有点东西可以去写了。慢慢的,你觉得的自己的思想里有了几个点,并逐渐产生出一个大概的结构,可以用它来写一个小的文章了。经常这样锻炼去思考、去写东西,属于自己的能力就是形成了。你可以从一段一段地来进行,然后不断增加,不断深入。
二、自由是什么?
是什么东西使人不自由?圣经上的启示是捆绑,这是直中要害的大智慧的表达。那么,被什么捆绑?
被所依赖的东西(学生回答)。
其实,如果说你所依赖的东西捆绑你,比如说手机,而其真相是,那个东西本来是没有力量捆绑你的,是你允许他捆绑你了,你的力量加上它才完成了它对自己的捆绑。自我捆绑!
还有谁有力量捆绑你?撒旦!还有谁有力量?上帝!上帝当然有力量,但是上帝愿意不愿意捆绑你呢?我们只有从圣经的启示里知道,上帝不愿意捆绑你。不愿意到什么程度,到了任凭的程度。任凭到什么程度?任凭到你可以自己选择下地狱的程度。这是很吓人的,因为吓人,你就不太愿意去想,总会说,也许上帝会在我走向地狱的时候去把我拉回来,因为神是善是爱,不愿意我下地狱。其实,这种想法的本质,是你就把责任推给上帝了,自己不想负任何责任。
与自由直接相关的,就是责任,没有自由就没有责任。给你自由,你就要自己去负责任,后果自负!自己为你自己选择的结果负责,因为那是你自己的决定。我们有时候会说,我到了这个地步,上帝为什么不拦一下我呀?!现在,我们可更深刻的理解一下自己的这个问题了。
从概念上来讲,不独立就是依赖,不自由就是捆绑。其实,除了上帝以外,撒旦的捆绑,也是借着欺骗,人自己欺骗或者接受欺骗来捆绑自己。
三、人到底有没有自由和独立?
当我们说人的时候,是指全部的人,包括基督徒。一般意义上的人,是独立和自由的吗?每个人都可以体验,人是有限的。有限性的体验是很普遍的。比如,刚出生的孩子,假如没有母亲的关爱,根本就不能自理而一定会死掉的。这是一种直接的有限性体现,需要依赖于他人或者群体。这也包括我们自己,在生病时,在软弱时,是需要这个群体性的帮助的。比如,我们对物质的需求,单靠自己也是不行的,需要群体的合作。有些体验是人类的基本体验,这些基本体验我们经常会忘掉。我们有许多钱的时候、自己健康的时候、有权势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很厉害。这时候就对自己的基本的有限性就产生了遮蔽。对基本的真理被遮蔽时,就会出现幻觉了,你看那些大人物,自己被遮蔽的很厉害,就会觉得自己那么厉害,甚至能可笑到了愚蠢的地步,自己还在那里张牙舞爪。但他生病的时候,和其他人一样惨 。这时,人就体验到了不自由。
人是社会性动物,精神和心理上依赖于群体。比如,最残酷的关押,就是把你关在一个小房间里,很久没有人和你说话,人就很容易崩溃掉了。年轻人对这种群体性依赖的体验也会有很多,比如需要群体友谊,需要群体的认可等等,这些感受都是很直接很强烈的。这些都说明我们本身是不独立不自由的,需要被他人也被社会接纳与认可。可见,人的社会性也是一种基本体验。以上两点,都是知识性的真相,没有为什么。垫肚甲为什么会吸引人,是因为他可以满足人的群体需求,更重要的,这里面有爱。
四、自我意识
当你和一帮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会突然觉得自己是很独立的,和别人没有什么关系。你突然感觉与周围的人不能沟通,简直是鸡同鸭讲,这就是自我意识。这种体验强到一定的程度,出来一句萨特的名言,叫作“他人即地狱!”(法国哲学家,1972年去世。)在自我意识体验的极致,你感觉与任何的他人都是不能融洽的,是排斥的,自己是完全独立的。深刻的程度,用最极端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他人即地狱”。还有一篇诺贝尔奖的小说叫作《恶心》,表达的就是这种体验。是一种哲学的文学性表达。在这方面,大家可能应该很羡慕年轻人,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展开自己的人生。
自我意识的体验,是表明人是独立和自由的吗?
是呀,跟别人不同呀!(学生回答)
许多人都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那么,你为什么认为是独立的呢?回答:因为自己觉得与别人不一样的呀!就是说,你本来以为是这样的,后来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这种感觉出来的时候,当你那么充满需求与依赖时,真相却与自己的期望完全相反,那真是有种恶心如同吃了死苍蝇的感觉了。你其实是一个人在那里,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作为孩子,你会觉得,爸爸妈妈,那么爱你的人却不知道怎么爱你!不知道自己表达的是什么。自己是那么的独立。独立到一定程度,这个世界关我什么事呢?我想干吗就干呈!我不需要负任何责任,任何人都与我无关。独立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反社会人格。这种反社会人格,只有上帝特殊创造的人,才会因为达到这程度的体验而产生。为什么人特殊,是因为有神的形象和样式,是有灵的。很可能这个体验,就是与神的这个特殊创造有关系的。
假如你的体验,只停留在低级的有限性和社会性,则人性的的开发就还是有限的。这就是现代心理学为什么一定要引起人的这个层次的觉醒的原因。家长说,你要奋斗呀,你要有所作为呀!本质上,是在告诉你,你要独立出来!如果你一直依赖别人,就很难独立出来。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不断强化你的这种独立意识。象低年龄的孩子,可能群体性、团队意识比较强而自我意识较弱。但最后,他一定要出来独立意识才是正常的。东方文明,比较强调集体意识和社会性,团体性和依赖性。西方则比较强调独立性和个体性。两个文明的重点不一样。对于教育来说,这两个功能均为不能逃脱的客观现实,逃脱就假了。要教孩子需要学习怎么活在这两种体验当中。学习怎么与团队进行合作,同时又怎么强调自己的自我意识的独立自由。这就是教育的张力。存在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张力。真理在张力当中!我们的脑子要复杂一些,要有张力,不能太简单。
现代心理学,现代教育的老师,很大程度上在要启发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刚到美国时,我自己对美国的文化很无知,一直有一个问题:美国为什么那么特殊呢?问了很多人,得到一个基本一致的答案:因为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当时因为在国内的环境里待得太久,觉得个人主义是很坏的东西,集体主义才是高级和先进的,个人主义是不好的,是倒退。那么,现在的孩子还象我当年那么无知吗?现在可以知道,西方为什么崇尚个人主义,是要人有这种自我意识和独立与自由概念。这是只有人才有可能产生的东西,动物是没有的。突出的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