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8 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9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10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11 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12 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13 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14 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
7 then the Lord God formed the man of dust from the ground and breathed into his nostrils the breath of life, and the man became a living creature. 8 And the Lord God planted a garden in Eden, in the east, and there he put the man whom he had formed. 9 And out of the ground the Lord God made to spring up every tree that is pleasant to the sight and good for food. The tree of life was in the midst of the garden, and the tree of the knowledge of good and evil. 10 A river flowed out of Eden to water the garden, and there it divided and became four rivers. 11 The name of the first is the Pishon. It is the one that flowed around the whole land of Havilah, where there is gold. 12 And the gold of that land is good; bdellium and onyx stone are there. 13 The name of the second river is the Gihon. It is the one that flowed around the whole land of Cush. 14 And the name of the third river is the Tigris, which flows east of Assyria. And the fourth river is the Euphrates. (Gen 2:7—14. ESV)
开场白以后的八节经文,简单扼要地介绍了伊甸园大戏第一幕的人物、地点和场景等。
关于人物
在第1章里我们知道,神创造亚当是在创世的“第六日”。然后,神歇了一切创造的工,祝福“第七日”为圣日。因此,第一幕——创2:7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衔接了“第六日”——创1:27 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在这里,从一般意义的“人”的创造,进一步到了具体的“第一人”亚当的创造。对此,神特别补充了两个重要信息:
1)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这是指一般意义的人,亚当也不例外,与在同一日里神创造的其他动物没有区别,都是由“土”而来的。
2)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这里特指“他”,即那位神命名为亚当的“第一人”。于是,后来从亚当而出的人区别于其他“万有”(包括所有其他动物)的地方,就在于神在亚当的鼻孔里吹进的那一口“生气”,英文是the breath of life(生命的气息)。这一口由神而来的“生气”显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生物学的生命,而是灵魂意义上的生命。因为如果是生物学意义的生命,那么在植物和动物等的创造里,应该也会提到这样一口“生气”了,但这里显然没有。因此,这里说的“活人”已经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概念,中文译本里用“有灵的活人”是合适的。
请读者特别注意:这节经文是《创世记》(也是整部《圣经》)里第一次提到名词“生命”(life);在前面的经文里,“生命”的含义都是借着“活物”(living creature)一词来表达的。神用“活物”既描述人,也描述鱼类、鸟类和地上的各类爬行动物。可见,“活物”一词所指的“生命”只是一个生物的生命而已,代表了人类与其他动物之间的某种相似性;但这里提到的“生命”与“神的气息”(breath)连在一起的。这个以“神的气息”为表征的生命,在整个《创世记》的记叙里,只提到一次,就是这节经文(创2:7)。可见,亚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创造物,因为即便是人类,所有其他人包括夏娃,都没有从神那里直接得到这口“神的气息”,而全部都是间接地从亚当那里分享到这口“神的气息”的。
我默想,如果生物的生命是通过物质性的DNA来传承的,那么“神的气息”又是怎样从亚当传给其他人的呢?当然不会是通过肉体性的媒介,而是通过某种我们用科学思维和仪器无法捕捉、理解和表达的奥秘方式了。这不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人的“灵魂之谜”吗?我继续默想,千人千面、DNA密码因人而异。那么,人从亚当那里分享到的、从上帝而来的“灵气”会不会也因人而异?还是都一样?我的看法是:“灵气”不会因人而异,而是所有的人都相同。为什么?因为,如果这里的“灵气”对应的是创1:27所说的“神的形象和样式”那就是每个人都一样的。由此看来,DNA决定了人与人之间肉体层面的相对“差异性”,由神而来的“灵气”却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灵魂层面的绝对“同一性”。正是这个“同一性”超越了人的肉身,直达与神性对接的崇高、尊贵。也是基于这节经文的启示,我们可以说,亚当以后的所有的人,不分种族肤色、尊卑上下,全部都平等地站立在神的面前。我想,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在《独立宣言》里写下“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警句,其《圣经》根据也在于此吧。
关于地点
创2:8 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这里出现三个名词:园子(garden)、伊甸(Eden)和东方(east)。其中让我觉得有点奇怪的是,东方意思是:太阳升起的那个方向,这是一个相对性的方位词。比如,对于北京来说,重庆位于西方;但对于西藏来说,重庆位于东方。那么,这里说“伊甸园位于东方”到底是相对于地球上哪个位置说的呢?当然不会是相对于现代天文学家设定的,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经度为零)而言的。对此疑问,一个合理的推测是:相对于《创世记》作者摩西当时所站立的位置,即对埃及和地中海而言的东方。至于伊甸园的具体地点,现在虽无定论,但许多专家推测,应该是靠近米索不达米亚的中东区域,最可能是在现代的土耳其或伊拉克境内。
关于场景
既然上帝把亚当安置在一个叫“伊甸园”的园子里,对这个人类最初的处境和环境,神是否给我们作了特别描述和介绍?且让我们来看看。哦,一共有六节经文,概括起来就是:1)两棵树;2)四条河;3)还有河流所经过的地上的金子和宝石。让我们一起来逐句默想。
两棵树
创2:9 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可以想象,园子里树木葱葱、果香四溢。园中大多数的树木和果子,只是为满足人的肉体生命的需求而创造的吧。可是,对于这些众多悦人的眼目和满足食欲的奇珍异果,神把它们统统都略去不表,单单只提了园子当中的两棵树——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为什么这两棵树特殊?我相信,这两棵树不是为人的肉身生命预备的,而是为人的“属灵生命”设立的。
这样解读应该没有问题,但引出了一个困惑:这两棵特殊的树,它们自身是“物质性”的(如同一般的树一样),还是“超物质性”的?在《圣经》的文字叙述里,我没有看出把这两棵树描述成“非物质”的树的任何暗示,因此我偏向于认为,它们在外形上仍然如同一般的树一样,生长在园子当中,与其他树没有区别,也是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它们的特殊之处,单单在于:上帝给它们的“名字”。换言之,是上帝口里所出的特殊命名,使这两棵树获得了特别的“属灵功能”并与人的“灵魂生命”息息相关。
四条河和宝物
创2:10—14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逊,就是环绕哈腓拉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就是环绕古实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流在亚述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我不想特别追究,这四条远古的河流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变后,与现今地球的地质、地貌有着怎样的关系,对此《圣经》专家似乎也没有明确的结论。我更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文上,看看神要通过这五节经文,向我们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地球上没有一个生物的生命,可以离开水而存活;人的灵魂,也暂居在人的肉体之中。因此,伊甸园是四道河的源头,也是生命的源头。这四条河从伊甸园发源、流向四方、滋润全地。在这四条河中,《圣经》特别提到其中一条,所流经之地包含丰富的黄金和各类宝石。我想,对于远古时代的亚当之子来说,在相当长的历史里,这些黄金、珍珠和红玛瑙所代表的财富价值,还只是“隐藏”的;要等到一定的生产力和商业活动诞生以后,它们是“好的”(那地的金子是好的)的意义才会被充分“显露”出来。后来,它们竟然还因此被亚当之子当作上帝的替换物,作为“玛门之神”来崇拜。可见,原先上帝的祝福,也可以演变成人的网罗和咒诅。这当然是后话。
亲爱的读者,虽然我尽可能地按照字面意思,解开伊甸园大戏的“人物、地点和场景”,但我承认,这可能是远远不够的。许多解经家发现,这几节寥寥数语的经文里藏有丰富的属灵含义。其中最令人着迷的,除了“分别善恶树”(后面会继续讨论),就是这棵被神称为“生命树”(the tree of life)的树了。对此我有什么补充呢?
我们当然都注意到,上帝后面那句“你不可吃”的禁令,所指的仅仅是“分别善恶树”并没有包括这棵“生命树”。那么,这说明了什么呢?对此,我的默想是:这至少暗示了,亚当在伊甸园里,经常可以吃到“生命树”的果子。那么,这又说明什么呢?顺着这个问题,我发现《圣经》在这里并没有明确说明,人吃了“生命树”的果子后,会长生不死。这个意思要等到亚当犯罪以后,才从神的口里,以咒诅的形式发出(创3:22)。那么,我猜想,吃禁果以前,亚当吃或不吃“生命树”上的果子,其实都不会影响他的永生的生命,就好像只是吃了一个“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的其他树上的果子而已。
这样看来,我们也不能再把“生命树”理解成“长生不死之仙果树”了。更正确的解读应该是:借着上帝口中所出的一个特殊命名,上帝赋予这棵树特别的“属灵含义”,为亚当犯罪以后的某种“属灵需求”,提前预备了这棵“生命树”在伊甸园里。这里,我请读者特别留意,这个“提前”的概念非常重要:一、说明后来发生的事情,对上帝来说并不是一个意外(上帝的全知);二、与后来的使徒保罗创立的“上帝在创世以先,为人类预备了救恩(基督)”的十字架神学,完全一致;三、与上帝为罪人“提前”预备了“分别善恶果”的《圣经》解读,遥相呼应。对此,我们会在后面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