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下)

我今天想做一个行为艺术,行为艺术是这样的,谁跟我一起做?刘虹跟我一起做吧!我们两个人站起来,行为艺术,既然世界上都是相对的,我们往东走,往西走,做任何事情其实都是相对的,对不对?你也走,我也走。(来回走,边走边解释)每一个走就代表一个决策,一个选择,OK?!你就这样走,哪一天死了不能走了,就不再给你机会了。这个走代表你在世界上的一切经历,遇上这个人,想跟这个人交朋友,与那个人交往断绝;或是看戏、旅游、工作、辞职;或是办教会、解散教会、开餐馆……然后我说:“诶!跟我这儿走!我们这边更好、更有趣!”也许你就跟过来,也许你说不同意,你还有自己的想法。基本上就是这样,我觉得人生就是这样,是不是?后来他走得很后悔,“啊,娶了一个这样的老婆”,根本没想过,非常后悔,当时昏了头,(众笑。虹:或者嫁了一个老公,昏了头……)或者我说:是啊,我当时叫你不要这样子啊。 OK,好像我是绝对真理,但是按我刚才说的,全都是相对的。

(众议、众笑)这个戏很好演,就这样走,你要记住,你的时间有限,走完就完,是不是?这就是人生!但是你看,我的后裔回忆说吴少海多厉害,我的团契认为吴少海多厉害,你以为这个重要,但是包括你的后裔,包括你的团契也是相对的,也是哪一天就结束,没了。所以,有些人以为,噢,名声很重要,对于社会的贡献很重要,对他人影响很重要,因为我/他的生命改变,认为这个很重要,其实连这个生命改变也会没了,也会这样走没了。最后什么东西剩下来了?就是你走完了,到地狱里了,发现最后是地狱;

我走着,发现神是真的,耶稣是真的,走到天堂里,只剩下这两个结局。(鼓掌)

你可以不相信,但是基督教讲的是这个东西。当你到地狱的时候,你发现前面的结婚不结婚,博士不博士,孩子听话不听话,都不重要,跟那个高度比起来,跟那个绝对性比起来,都不重要。譬如说邻居夸奖你这个孩子多聪明,在学校里面功课多好,哈佛、麻省理工……到那一刻都不重要了,你唯独觉得重要的是我的孩子是不是也走进地狱去了?!

这个基督教真是无聊,讲的就是这个东西,受不了!我们特别多的人把《哥林多前书》听成生活的教导书、指南:噢,我现在应该怎么建团契,怎么建教会,怎么搞工作,怎么跟邻居相处,怎么跟家庭相处……其实根本和这些无关,这些全是相对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咦?他怎么走进地狱去了,我怎么走进天堂去了?既然每一步都“无所谓”,怎么突然一个“有所谓”出来?这就是我们的核心问题。《哥林多前书》就要告诉你这是怎么回事,每一步都是相对的,每一步都不决定这个绝对。假如说有一步是可以决定,可以给出绝对结局,那这一步告诉你就可以了,比如说到教会或者每天去祷告,或者每天去做善事,大公无私,为耶稣活,不要去工作……只要有一个是绝对的,马上大家全都照这个做,就可以了。《圣经》里也讲得很清楚,请做这些事,哪些事?因信称义,那信什么?怎么信?又回到那个问题了。我们信,信信信……难道不做事?信也是个事啊,你信的这个经历,我信这个,不信那个,也是我此生的一个选择、一个经历,都是相对的。你信神也是一样,你们发现确实是相对的,你的心里也是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一下子信、一下子不信,信多、信少,也是相对的。

在《哥林多前书》里,保罗跟我们讲,其实有东西是绝对的,那是什么呢?显然不是世界上的东西,但是可以是世界上每件事情背后的那个东西。当你走着走着,走在这个相对世界里,但在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有个东西不是这个世界的,它决定了他走到地狱/天堂里去。虽然他办了很多教会、办了学校、做了好事;虽然老公很喜欢她,婆婆也很喜欢她……但是很可能事情背后的东西没摸着,到最后走到地狱去了,这是有可能的。

我们的行为艺术做完了。行为艺术的主题就一句话:怎么可能或者如何在相对性的世界和相对性此生里,活出绝对性的真理?我一直问,什么叫“活出绝对性真理?”

我前面已经铺垫很多了,在第 7 章有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家

庭作业做了没有?你回去看看第 7 章,哪些经文保罗在说相对性的事情,哪些经文保罗似乎在说绝对性的东西?把经文找一找,而且我给你一个提示,就是当保罗讲到绝对性的东西时,他会口气突然严肃起来,在第七章里面,哪个经文你觉得他开始讲绝对性?

众:林前 7:17 只要照主所分给各人的,和神所召各人的而行。

7:29–31 弟兄们,我对你们说时候减少了,从此以后那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的,哀哭的要像不哀哭的,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的,置买的要像无有所得,用世物的要像无有世物,因为这世界的样子将要过去了。

好,林前 7:29–31,这个就是我刚才的行为艺术。我说走这儿、走那儿,都是相对的,然后呢?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短,有一天不让你走了,到那天以后,你发现此生经历里那些哀哭的、快乐的,做生意赚钱的、赔钱的,很富裕享受事物的,譬如有些人一辈子很丰富,享受很多,享受食物、享受旅游,还有些人一辈子很穷,没有什么享受的……你本来想死掉就死掉了,怎么还有地狱啊?到那一刻,你突然觉得,原来很满意的东西其实是完蛋的东西,就好像没享受过一样,就像没赚过钱一样,赔钱落魄其实也没那么痛苦,现在更大的痛苦等着你呢!

所以,林前 7:29–31 正是我刚才说的,尽管走的过程全是相对的,到了那一刻,就是绝对的。是不是很无聊?保罗是不是很无聊?极其无聊!把那个丰富的相对性世界,最后就变成这两点,然后说前面的全部都没有意义。那艺术呢?科学呢?成就呢?爱情呢?友谊呢?都没有意义,这就是保罗要说的,这就是保罗说的真相,保罗说最后的那个是绝对的。我们说绝对性真理,其实就这一个,因为你在这个世界上全部是相对的。

你有很多相对性真理,比如说:我觉得杨晓玲这个人,确实对人是蛮谦卑的,不骄傲,对人是蛮公义的……全是相对谦卑、相对公义。我发现有一个人比她还要厉害,对人还更好,杨晓玲还保留一点点,这些全是相对的。只有刚才说的地狱、天堂是绝对的,完全是绝对的,没有一半地狱一半天堂,或者你走进一半地狱,走进一半天堂。

好,白话说,什么叫“在相对性的世界里活出绝对性真理”?这句话你觉得好像懂,其实你还是不懂,什么叫“活出绝对性真理”?“如何在相对性的世界里活出绝对性真理”,这句话到底在说什么?你现在会说了吗?这是我在前面一直说的,你要思考,用你的口语讲出来。

今天看了这个行为艺术表演以后,你们应该能说出来了,谁想来说。(众说纷纭:在每个选择的背后,找天堂的那一边/就是找怎么不要下地狱/怎么不要下地狱呢?/就是一根筋,就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是指向救恩的,就是意向性向神,怎么样把神拉进来,拉到你的生活里/所有跟救恩没关系的都没意义,你要选择的东西都是指向救恩/如何指向救恩?无关的一切都没有意义/刚才已经提醒大家了,两个表演怎么用一句话表达?/看似不相关联行为的每一步,都是跟最终的结局相关联的。)

基督徒面临一个非常巨大的挑战,活出真理,废话一句,什么叫活出真理?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牧师说,教会说,传来传去,不知道说什么。把废话讲成能够理解的话,我现在说这句话,不是废话,(笑,众笑)。今天换词“一根筋”,一根筋是什么?(众笑)但已经很不错,至少不用教会那些词换来换去,至少你会问一根筋是什么?教会的那个词一换,你以为又懂了,其实又没懂。

活出绝对性真理?OK,首先什么叫真理?(思考题:1. 在林前第 7 章里,有哪些经文是保罗对“绝对性真理”的揭示?2. 你认为神的律法,或遵行神的律法,属于绝对性,还是属于相对性?3.用最普通的口语,讲出“活出绝对性真理”是什么意思?)

我们刚才的表演,有一个真相出来了:当你不能走的时候,走的机会没了的时候,一个是地狱向我招手,一个是天堂向我招手,这是真相。当一句话正着讲听不懂,就反过来讲:“我们活在这个真相里”反过来讲就是“我们不活在这个真相里”;那就是世人,活得好像这个真相不存在,好像这个真相是假象一样,这叫“不活在真相里”,认为这只是基督教编出来的一个故事。这样的人生,这样理解基督教启示的真相,把它理解成故事、理论、教义、说法,也许是也许不是,这个也许性永远搞不清楚了。这种人生就是不活在真相中的人生,或者口头上这样说,实际上走了半辈子,在每一个选择、决策里,都把那个真相忘掉,都跟那个真相没关系,这种人生是不活在这个真相里。

“活在真相里”是,每活一步都知道那个会来的,那个是真的,虽然他的活法也是相对的,但是那个东西始终抓住他,始终相信,始终认为那个比现在的选择还重要。很多事情比如娶这个老婆还是不娶这个老婆,离婚还是不离婚,上学还是不上学,留学还是不留学,退休还是不退休,这种选择、决策跟那些真相比起来,都是相对的。你可退可不退,可留学可不留学,这个相对性和绝对性的一个巨大差别,绝不是一点儿差别。如果你能够活在上帝启示的、关于末世审判和救恩的真相里;如果你在相对的世界中已经活在绝对真理里了,真理就是真相,就可以了。我觉得我已经用白话文把这个讲清楚了,讲清楚没有?这个时候你最多的是挑战自己,觉得自己没有活进去,很难活进去,那是你自己的事,有人能活在这个真相里。你说那我怎么活进去?那是你的事,但是至少就是这个意思,活在真相里,活在绝对性的真相里,而不是活在相对性的假象里。

“真相”就是真理,你在世界上的所有选择都是相对性的,只有在“那一刻”是没有选择的,而且是永存的;那些相对性对你的效果好还是坏,都是暂存的;推向极致,譬如我选择这个公司,发现这个公司很适合我,自己的才华发挥得很好,获得巨大成功,这也是相对的,从永恒意义上这也是暂存的。《圣经》说的,地狱是永火,永远的火在烧着,他讲的是永恒性。除非你说,压根那是胡扯,哪有什么永恒性,你可以不相信。假如圣经说的是真的,那你恰恰是没有活在《圣经》说的那个真相里,通过你的不相信,变成一个虚妄的人,不活在真相里面,这就是大多数人,一不小心我们自己也会落到这样的境地里去。

你发现我的信息,此刻的信息非常吓人、非常严肃、非常难受,这就是保罗一旦讲到绝对性,他会非常严肃、非常绝对,一点含糊都没有、一点折扣都没有。可是整个教会读《哥林多前书》,却总是抓住相对性不放;保罗说可吃可不吃——噢,我知道了,可吃可不吃;以为你得到了一个什么绝对真理了,那只是一个相对知识,是处理相对世界里面的一些选择、一些原则,那个相对世界都会结束。现在你才知道,为什么我说保罗是极其无聊的人,你真不喜欢他;但是如果所讲的是真的,你真要在意他,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讲了最重要的东西。开场白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