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1-31

20:1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还黑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坟墓那里,看见石头从坟墓挪开了,2 就跑来见西门彼得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对他们说:“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挪了去,我们不知道放在哪里。”3 彼得和那门徒就出来,往坟墓那里去。4 两个人同跑,那门徒比彼得跑的更快,先到了坟墓,5 低头往里看,就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只是没有进去。6 西门彼得随后也到了,进坟墓里去,就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7又看见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处,是另在一处卷着。8 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看见就信了。 9 因为他们还不明白圣经的意思,就是耶稣必要从死里复活。10 于是两个门徒回自己的住处去了。

20:11 马利亚却站在坟墓外面哭。哭的时候,低头往坟墓里看,12 就见两个天使,穿着白衣,在安放耶稣身体的地方坐着,一个在头,一个在脚。13 天使对她说:“妇人,你为什么哭?”她说:“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

天使问:妇人,你为什么哭?妇人回答:因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哪里。所以,妇人的问题也是世人的问题: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在肉身被残酷地毁灭、消失以后,他如今在哪里?马利亚问的不是耶稣的灵如今在哪里?他的灵上了天堂,与父同在,这对于稍有宗教感的人,都可以接受。她问的是他的身体在哪里?正是这个道成肉身的身体,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聆听、触摸、跟随,他们已经感觉如此熟悉、亲近的身体,如今在哪里?玛利亚的伤心之处在于,她已经在几分钟前确认,这个活生生的身体,不仅已经死了,而且已经彻底地从物质世界上消失了,成为一道记忆、一个幻觉,成了所谓“天人相隔”的遗憾了。

20:14 说了这话,就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14 When she had said this, she turned around and saw Jesus standing there, but she did not know that it was Jesus. 突然,她转过身来,看见耶稣站在那里,却不知道是耶稣。这里的关键是,saw Jesus standing there, but she did not know that it was Jesus,看见了,却不能认识。耶稣在世的时候,这种事情从来么有发生过。那时候,看见了,就认识了。可是,认识了什么呢?肉身的认识,还是属灵的认识?也就是说,认出肉身的耶稣,却不一定认出这个肉身所代表的属灵身份,以及这个身份对世界的意义。很可能,肉身层面的认识越 Sharp 的,在属灵层面往往反而越愚钝的,因为肉身的表像反而成了灵眼的屏蔽。此刻呢?在经历了精神痛苦以后,马利亚的肉眼愚钝了。因此,看见了,却认不出是耶稣。那么,她的属灵眼睛怎么样呢?是不是反而灵敏了呢?

20:15 耶稣问她说:“妇人,为什么哭?你找谁呢?” 15 Jesus said to her, "Woman, why are you weeping? Whom are you looking for?"

这是复活以后的耶稣,对他所爱的人的第一句话:你为什么哭?你找谁呢?口气里包含了无限的慈爱、怜悯、关怀和启示。耶稣当然知道眼前的玛利亚为何而哭,也知道她在找谁,可见,主耶稣并不是明知故问,而是富有深意。这两个问题,是指向启示的两道亮光。人类在听到了十字架福音以后,为什么还要哭泣?是应该喜乐,还是应该忧愁?是充满希望,还是仍然绝望?人类不应该从此人的死亡所带来的悲苦绝望中彻底解脱出来吗?门徒们是否还记得耶稣说过的关于妇人生产的喜乐?如今,救恩已经完成,哭泣在救恩面前已经结束了。世人啊,你为什么哭?你们应该为福音的好消息而喜乐才对啊!哦,你们哭,是因为寻找而没有寻着?你找谁呢?找那位生气勃勃、曾经带给你们希望和欢乐的耶稣?因为耶稣从世界里消失了,你们为此而哭?你们是为了找不到肉身的耶稣而哭?马利亚说,是啊,你们把他放到哪里去了?马利亚以为是看园的,就对他说:“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便去取他。”

Supposing him to be the gardener, she said to him, "Sir, if you have carried him away, tell me where you have laid him, and I will take him away."

此刻马利亚的眼睛里认不出耶稣了,就以为是看园子的。她说,你们把耶稣的尸体放在哪里了?告诉我把他放在哪里,我一定要把他取回来。在世人的眼里,耶稣的肉身既然已经死了,耶稣就从此成了被动态了:“where you have laid him, and I will take him back”。另外,马利亚当然知道耶稣的灵魂不死,已经归向天父,但马利亚看来,耶稣的肉身已死,确是铁板钉钉的既成事实。这样的认识,是马利亚的哭和寻找的原因。这里,我有三个问题。(1)马利亚已经见证过耶稣让死人复活的神迹,既然如此,耶稣让自己死而复活,难道是不可思议的吗?马利亚为什么没有想到?(2)既然耶稣可以死而复活,那么耶稣的死又有什么意义呢?当时的门徒就是盼望亲眼看到耶稣不会死去的神迹。耶稣的死是真实的吗?或者说,肉身的耶稣是真实的吗?或者仅仅是一个属灵意义的载体?肉身的耶稣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3)耶稣为什么必须死去?是因为保罗说的,为了用他的宝血,洗净世人的罪?保罗的这种说法,在约翰福音里有启示吗?

20:16 耶稣说:“马利亚!”马利亚就转过来,用希伯来话对他说:“拉波尼(“拉波尼”就是“夫子”的意思)!” 16 Jesus said to her, "Mary!" She turned and said to him in Hebrew, "Rabbouni!" (which means Teacher).

耶稣轻轻的一声呼唤,就把马利亚从属灵的昏睡中唤醒了。不,我们的主不是一个被动态,而永远是一个主宰宇宙万物的主,是我们生命的主,也是我们个人生命的主。他是一个好牧者,不会丢弃他的羊。耶稣对全人类的救赎,体现在他对每一个个人生命(马利亚!)的救赎之中。

20:17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17 Jesus said to her, "Do not hold on to me, because I have not yet ascended to the Father.

关于这段经文的解释,有一些小小的疑问。为什么耶稣说,不要摸我。英文是:Do not hold on to me,不要抱着我,不要抓紧我不放。如果后面的句子是原因(因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 because I have not yet ascended to the Father.),那就奇怪了,如果耶稣已经升上天了,我们想抱也不可能了,正因为还没有升天,所以现在可以紧紧地抱住他。所以,还没有升天,不是“不要摸我”的理由。一般人还有一个误解,以为耶稣此刻的身体不能被触摸,似乎耶稣此刻仅仅是一个灵。这个解释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在耶稣升天前的四十多天里,曾主动邀请门徒触摸他(比如,多马)。所以,我的理解是,此刻出于喜悦、激动的马利亚,一定是紧紧抱住耶稣的脚不放。不要让耶稣再次消失。所以,耶稣对她说,马利亚,放开我,不要紧紧抱着我不放,不要担心忧愁,我还不会马上升天见父呢(或者我升天见父的时间还没有到呢!)我在地上还有时间,还有事情要做呢!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 Butgo to my brothers and say to them, 'I am ascending to my Father and your Father, to my God and your God.'"而且,我还有事情让你去做。你去告诉我的弟兄,所以耶稣接着就说: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可以说,这是耶稣在复活后、升天前传给弟兄的第一句话。在这句话里,我注意到三点,(1)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对门徒的称谓,从主仆关系、朋友关系,上升到弟兄关系;(2)耶稣没有说,你去告诉他们,我的肉身已经复活了。我已经战胜了肉身的死了。而是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因此明确了他的肉身不再留在人间,他“道成肉身”的使命已经完成!我认为,这一点有重大的启示。因为,在肉身的人看来,没有什么比耶稣的肉身从死里复活更鼓舞人心了。但耶稣不希望门徒们仍然在肉身里看他,更不希望他们在复活里,只注重肉身的复活。马利亚此刻抱着他的脚不放,不愿意放掉,也许就表达了这样一种心愿:耶稣,不要离开我们,让我们从头开始,传福音,医治病人,向敌人宣告你的身份,让恶人发抖,让好人欢笑。总之,希望“道成肉身”的耶稣从此留在人间,希望世界从此变得美好。耶稣说,不是的,这不是父神的旨意,这只是人的愿望,是人的爱而已。人的局限性就是不能从肉身、从这个世界里解脱出来,进入父神永恒的基业(3)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关于“我的父就是你们的父”,看似平常,似乎只是“弟兄关系”的一个注解而已,其实意义深远,提醒门徒耶稣以及他们自己在耶稣里的真实身份,并通过回想耶稣为他们所做的事,从而相信了耶稣说过的一切话。

20:18 抹大拉的马利亚就去告诉门徒说:“我已经看见了主。”她又将主对她说的这话告诉他们。18Mary Magdalene went and announced to the disciples, "I have seen the Lord"; and she told them that he had said these things to her.

根据路加福音的记载,在坟头看见耶稣的,不仅有抹大拉的马利亚,还有许多其他妇女,包括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当她们回去向门徒们报告此事时,门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你已经看见?怎么看见?用眼睛看见啊?那为什么不把他带回来?为什么让他走掉?他现在去哪里了?他的伤好了吗?什么?没有伤?没有流血?这怎么可能?你们一定只是看见他的灵吧?哦,对了,开始,我们还认不出是他呢,还以为是看园子的呢。这不,你们一定只是看到他的灵了,也许吧,可是我们还抱住他的脚不放呢!是吗?为什么不带他回来?哦,那是因为,他说他要升天见父的。当然,用属灵的眼睛看到真实的时候,人的第一个反应,是希望用属肉体的眼睛去核对、去检查,去肯定在属灵里看见的是否是真实的,而不是幻觉。而对于什么是幻觉,则以属肉体的眼睛为准。凡肉眼看不见的,都是幻觉。也许,这正是人的愚钝之处。过于相信肉眼为真,灵眼为假了。其实,在马利亚的这次经历里,她在灵眼、肉眼里都看见了耶稣。问题是,这时候看见的耶稣(或者任何东西),与纯粹用肉眼看见的,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当我们的灵眼睁开以后,我们在肉眼的看见,与通常的肉体看见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如果我们还坚持以通常的肉眼看见为标准,我们就会认为是胡言,就不相信了。门徒们不相信妇人的原因,就在于此。

20:19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20 说了这话,就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19When it was evening on that day, the first day of the week, and the doors of the house where the disciples had met were locked for fear of the Jews, Jesus came and stood among them and said, "Peace be with you."20After he said this, he showed them his hands and his side. Then the disciples rejoiced when they saw the Lord.

那晚城里的气氛一定是萧杀凝固的。毕竟犹太人下手杀了一个先知了。门徒们把自己关在房子里,除了悲痛,一定也在议论刚刚听到的妇人的话(见到了复活后的耶稣),还有彼得与约翰关于空墓的见证。可是,看不见耶稣的尸体,这不能说明问题啊,也许有人把尸体偷走了,会是谁呢?什么动机呢?是自己人还是敌人?不过,耶稣从死里复活,应该也在门徒们的思想之中,他们不是见证过拉撒路从坟墓里走出来的神迹吗?耶稣从死里复活难道就不可能?但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复活后的耶稣到底仅仅是一个灵,还是一个活的肉身?就像过去耶稣活在世上一样?他为什么躲躲藏藏?他为什么不出现?正在如此议论纷纷的时候,耶稣出现在他们中间。但是,耶稣没有敲门进来,而是突然地出现在他们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因此,门徒在惊诧之余,一定更加深信无疑,复活后的耶稣一定只是一个灵!耶稣似乎猜出了门徒的心思,所以这次没有说,不要摸我,而是主动地邀请门徒察看他身体上的伤残处,确认了眼前的肉身就是以前的耶稣。这是什么确认?是灵眼的确认,还是肉眼的确认?我认为还仅仅是肉眼的确认。可是,对于这时候的门徒来说,肉眼的确认比灵里的确认还要重要。马利亚说,耶稣复活了,他们说,是吗?在哪里啊?现在好了,确认就在眼前了。于是,他们喜乐了。

20:21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21Jesus said to them again, "Peace be with you.

门徒喜乐了,岂止喜乐,一定是欣喜若狂了。主啊,你为什么容许他们这样折磨你呢?现在,让他们见鬼吧!走,开门出去,让他们在我们面前发抖吧。可是,主啊,你不会走吧?你不会再次离开我们吧?可见,“喜乐”与“平安”还不是一件事情。平安了,才有真喜乐;喜乐了,不一定也有平安。这不,喜乐才一会儿,门徒们就担忧了。于是,耶稣说:愿你们平安!

21节后半句: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 As the Father has sent me, so I send you."

这是耶稣在复活、升天前传给弟兄的第二句话: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第一句话是: “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 第二句话与第一句话是同义重复吗?区别在哪里?区别在与,第一句话是关于一个事实的陈述,第二句话则是关于一个命令的陈述了:我要差遣你们,就如父差遣我一样。这个简单命令的陈述,也是一个关于“旨意”的陈述,更是一个全新生命本质的描述。是的,你们的生命从此以后不再一样了,你们活着不再是在自己的旨意里面,乃是在我的旨意里面了,因为我差遣你,就如父差遣我一样。这时候,他们也许突然记起、并且全然明白了耶稣曾经说的:(约翰福音 4:34)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新生命的基本功能和形态,就是遵行神的旨意,作成他的工,也就是第十五章所说的,常在他里面,并且“结果子”。也许就在这一刻,借着对这一切话语的全然明白和信心,新生命的种子就进入了门徒的心了。

20:22 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22When he had said this, he breathed on them and said to them, "Receive the Holy Spirit.

在明白了耶稣的旨意以后,门徒一定回忆起在耶稣受难前后各自的表现,羞愧难当。主啊,我们愿意跟随你,可是,你坚持要离开我们,并且说要差遣我们,我们能行吗?我们能不辜负你的使命吗?我们有这个能力吗?我们不会叫你失望吗?你能相信我们吗?此刻的门徒一定感觉到自己像婴儿般的软弱。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新生命的软弱”,保罗曾经形容说“又软弱,又惧怕,又甚战兢”。耶稣似乎看出了他们内心的软弱,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关于这“一口气”,一般的解经理解成耶稣赐给门徒的新生命的灵,以区别后来在五旬节里的圣灵浇灌。但我个人认为,就算理解成“圣灵”也无妨,因为这里是对耶稣十几个最亲密的门徒做的。正是这个圣灵,从现在开始到五旬节的日子里,帮助门徒记起并真正认识到在耶稣里面的新生命旨意了。因此,这一口气,也就是耶稣多次应许的保惠师(保姆)了,也就成就了约翰福音 14:18-20 的应许了:“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19 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20 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

20:23 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 23If you forgive the sins of any, they are forgiven them; if you retain the sins of any, they are retained."

现在,我们进入了第三句话,一句非常重要、但也非常难解的话。为什么在第二句话(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以后,也就是门徒受差遣、传福音、做见证、结果子以前,耶稣突然提出“赦免罪”的问题呢?我的理解是,一个获得了重生的人,就等于是被上帝免了债务的人,他可以在上帝面前称义,有了一个全新的、无罪的、无债的新生命。但是,如果这个重生的人,还无法原谅、赦免他人的罪,就如同马太福音 18:21 记载的,“不饶恕人的恶仆”,所以,在派遣他们履行使命前,耶稣还有一件需要处理的事情:也就是门徒的新生命与老生命的纠缠,就是对他人的饶恕问题。因为,基督徒的新生命,是一个无罪的、自由的生命,而老生命却在罪的毒钩中挣扎;新生命唯有在与老生命(罪)彻底脱钩以后,才能健康成长。可以把这里的脱钩,比喻成新生命与老生命之间的脐带,必须剪断。如果剪得不干净,势必影响新生命的成长。另外,我还注意到一点,脐带应该由谁来剪?圣经说: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主语是“你们”,看来这件事必须由人自己做了,因为上帝已经做了他的部分了:免了我们的债。因此,这句话与主祷文里“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就是一个意思。到这里,我注意到一个同构现象:第一句话(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与主祷文里“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同构;第二句话(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与主祷文里“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同构;第三句话(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与主祷文“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同构。

20:24 那十二个门徒中,有称为低土马的多马,耶稣来的时候,他没有和他们同在。25 那些门徒就对他说: “我们已经看见主了。”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 24But Thomas (who was called the Twin ), one of the twelve, was not with them when Jesus came.25So the other disciples told him, "We have seen the Lord." But he said to them, "Unless I see the mark of the nails in his hands, and put my finger in the mark of the nails and my hand in his side, I will not believe."

如果门徒告诉多马说,我们看见耶稣的灵了,多马会相信吗?多马当然相信,因为多马知道耶稣来自神,他的灵魂不死。现在门徒说,他们看见耶稣的肉身了,多马信吗?我认为多马也会信。因为多马曾经亲眼见证过“拉撒路复活”的神迹。“肉身复活”对他来说不仅可以接受,而且也是他此刻的极大盼望。那么,多马为什么要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我认为有两种可能性。(1)多马强调的是,用他自己的眼睛和手,看见并且触摸耶稣,这件事太重要了,任何他人都不能为他代劳,取代他自己的体验,没有什么比这个体验更能够给他带来喜乐和盼望了,因为他已经开始体验到,唯有这种喜乐就是与上帝同在的喜乐。同样的,现今基督徒的信心,也只有建立在对于耶稣的个人经历上,才是真实的,才是我们喜乐和盼望的活的源泉。(2)肉身复活毕竟不是一个凭肉身可以理解的事情,这是一个神迹,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属灵事件。多马觉得,唯有在肉眼里得到核实,才是真实可靠的,否则,他的疑虑总是不能消除。虽然在过去曾经证实过,但总是不够,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再证实。

20:26 过了八日,门徒又在屋里,多马也和他们同在。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26A week later his disciples were again in the house, and Thomas was with them. Although the doors were shut, Jesus came and stood among them and said, "Peace be with you."

八日以后,再一次,门都关了。耶稣突然出现了,说:“愿你们平安!。多马想,显然只是耶稣的灵。是耶稣的灵让我们平安。可是,耶稣的灵有没有让多马平安呢?显然没有。因为多马这时候,还没有发出 “我的主,我的神!”的惊叹声。多马需要肉眼的证实。没有这个证实,尽管他自己以为平安了,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平安。

20:27 就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28 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 27Then he said to Thomas, "Put your finger here and see my hands. Reach out your hand and put it in my side. Do not doubt but believe."28Thomas answered him, "My Lord and my God!"

只有耶稣知道多马真正的需求。于是,耶稣再一次主动地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摸”原文作“看”)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 其实,岂止一个多马,整个人类,包括其他全部的门徒,都是一样,必须在肉眼看见了,才能真正相信。这也就是耶稣多次说的,(约翰福音 14:11)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作的事信我。什么是耶稣所做的事?就是人类借着肉眼可以看见的事(神迹)。人类因为肉眼所看见的事情才能信了。这就是人类的光景,因为人类的灵眼在创世纪亚当里面,就已经瞎了。耶稣邀请整个人类说: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这就是“道成肉身”的全部含义。上帝成了人的样式,人才能接近他,理解他,认识他。耶稣说:不要疑惑,总要信。就是说,人类的信心,也要经历“重生”,因为,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前者总是夹杂着“疑惑”,唯有后者,才能“总是信”。

20:29 耶稣对他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29Jesus said to him, "Have you believed because you have seen me? Blessed are those who have not seen and yet have come to believe."

根据 20:29 的经文,多马是不是有福的?其他门徒算不算有福?我们算不算有福?整个人类算不算有福?也就是说,谁是“看见了我才信的”?谁又是“没有看见就信的”?还有,什么是“看见了我才信的”的信?什么是“没有看见就信的”的信?让我们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吧!(家庭作业)本书的目的

20:30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31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The Purpose of This Book 30Now Jesus did many other signs in the presence of his disciples, which are not written in this book.31But these are written so that you may come to believe that Jesus is the Messiah, the Son of God, and that through believing you may have life in his name.

耶稣在门徒面前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为什么不记下来呢?乃是因为再多的神迹,如果一个人不能完成信心的飞跃(从“看见了才信”,到“没有看见就信了”),那么,再多的“看见了”,只能产生“看见了才信”的信心,不是吗?唯有飞跃了,才会有真正的信耶稣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这就是本书的目的。也是耶稣“道成肉身”的意义所在。我还认为,没有前面那个“看见了才信”的信心,就不可能有后面那个“没有看见就信了”的信心。今天许多基督徒的问题,还不完全是没有飞跃,而是连“看见了才信的”信心还没有达到。为什么没有达到?因为他们还没有看见,就以为自己信了。没有看见什么?没有看见圣经里又真又活的“道成肉身”的耶稣。为什么没有看见,因为他们自以为已经看见了,所以就不去看,也不屑看了。为什么不屑看?因为觉得自己的理解(自己心目中的耶稣)已经够完全、够好了,真正的耶稣也不可能比这更好了。

那么,这个已经够好、也已经让我们相信了的耶稣(上帝),到底是怎样一个上帝?其实就是旧约的“耶和华”+新约的“耶稣”。至于是如何结合的,我们不知道,也不在乎,反正借着信心我们就可以了。于是,我们自以为这就是“没有看见的信”,也自以为是“有福”的人了。换言之,对于“合一的真道”,我们并没有认真对待,以为只要借着信心领受就是了。就好像说,是我们的信心,让耶和华的“灵”与耶稣的“身体”合一了。我们想当然地把这样的“信心”(其实也就是耶稣批评的“瞎眼的信心”)当作蒙福的信心了。

那么,什么是蒙福的、“没有看见就信”的信?难道不是眼睛一闭就信了的信?如果世界上存在一种“眼睛一闭就可以信”的信,耶稣基督也就不用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了。我个人认为,关于“没有看见就信”的信,至少有两段经文可以给我们启示:(1)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约翰福音 3:12)。这是关于无限的上帝之国的信心。 所以耶稣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因为只有重生以后,才有保惠师的内住,人才可能看见上帝之国。(2)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 14:16-17)这是关于保惠师的内住在我们此生肉身的信心。有限的人是无法看见无限的上帝之国,借着保惠师,有限与无限相连。所以,耶稣说:13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原文作“进入”)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14 他要荣耀我,因为他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15 凡父所有的,都是我的,所以我说,他要将受于我的告诉你们。”(约翰福音 16:13-15)进入一切真理,就是进入上帝的一切奥秘。可是,没有人承认自己是瞎子,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看见了。那么,在瞎子的眼里,看到了什么呢? 其实他们所谓的看见,还是“耶和华的灵+耶稣的身体”。所以,耶稣的死,在他们的眼里只是“灵”回到天父那里去了;耶稣的复活,要不就是“灵”又回来了,要不就是原先那个“附了灵的肉身”又回来了。门徒不能理解的是,这个“附了灵的肉身”为什么还要离去?如果需要在地上成就任何事情是父的旨意的话,这个“附了灵的肉身”可以带领我们所向无敌了。天父还有什么旨意,一定需要这个“附了灵的肉身”离开呢?对于人类来说,这个“离开”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说,耶稣的“死”到底意味着什么?耶稣的“复活”又到底意味着什么?这里的关键是,“附了灵的肉身”既不是 100%的肉身,也不是 100%的灵。而耶稣是 100%的肉身,这个 100%的肉身活出了 100%神性。这才是“道成肉身”的含义。所以,当耶稣的肉身死了,就是那个“活出了 100%神性”的肉身 100%的死了。也就是说,那个原来的耶稣(“活出了 100%神性”的肉身)是不可能回来了,离开了。所以说,“离开”就是“死”,“死”就是“离开”。耶稣一定要“死”,与耶稣一定要“离开”,是一回事。

既然“死”是真实的,那么,“复活”又意味着什么呢?“复活”意味着那个“活出了 100%神性的 100%肉身”已经战胜死了。即便是 100%地“死”了,却又 100%地“复活”了。“复活”的真实必须以“死”的真实作为前提。没有“死”的真实,就没有“复活”的真实。因为“死”的真实已经被证实(看见了),所以“复活”的真实也必须被证实(看见)。耶稣主动邀请门徒触摸自己的复活后的身体,就是要门徒看见他的复活的真实。看见这个“死”,又看见这个“活”,才能是门徒因耶稣所做的事(死而复活),从而相信耶稣说过的一切话,特别是那些关于“合一的真道”的话。基督与父的合一,还不仅仅是基督的灵与父合一,而是基督的灵魂体与父的全面合一。这才是“道成肉身”的根本意义所在。犹太人不能相信,许多自以为相信的基督徒也没有相信。可是,通过借着圣经的话语,他们自以为看见“天上的父”了,自以为明白天父的旨意了,却不能把天父的旨意,落实在“道成肉身”的信心飞跃上(也就是耶稣所赐的新生命上),于是,只有退回到了“律法主义”或“照神的话语去做”罗网里去了。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看见了(道成肉身的耶稣)才信”,那后面的“没有看见就信了”的信心飞跃,也就无从谈起了。这才是可悲可叹的啊!

2011 年 6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