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良知的反应,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尊贵之处。这些是宝贵的,我们不曾见动物中有谁,会对以强凌弱的侵略行为,出现如此一致的同仇敌忾。在对战争贩子的谴责中,在对弱者的同情呐喊中,在那些勇敢的大众中,我们看到了良知的声音与力量,而这是神造人的尊贵之处。
历史上可以被人铭记的伟大时刻,无一不是基于人类普世价值的良知反应,它们跨越时代的感动着我们的心灵,也引导着人们文明的建立。如今我们也看到,凡遵循普世良知律的文化,是被祝福和保守的。凡之,是要受苦的。
一个人能出来良知的反应,恰恰说明他还是有灵的活人。这些反应,是人进入救恩的基本点。没有了这个,那人与动物无异。每逢想到这一点,看一次真假新闻,我的心是无比难过。出不来该有的反应,那这人的心,死的也差不多了。
当我们说出于良知的反应,仍然是“属血气”的时候,是仅仅是相对于属灵,即永恒的救恩而言。属血气的意思是,暂存的,可朽坏的,是flesh。可是为什么说这么宝贵的出于良知的反应,会是属血气的?
良知的反应,属于上帝造人的先天启示,每个有灵的活人会有的,孩童比成人更敏感。同时,我们长期被异化的良知,在圣经真理启示下,可以慢慢会被激活,逐渐苏醒、变得敏锐起来。
良知的反应,一定是基于具体的人发生的具体的事,是在时空因果律里真实的情景,是心眼直观瞬间出来的,让人可以不被洗脑,分辨善恶。正如脑子是戏精,心不说谎,也是这个点。
但是良知的反应第一时间涉及的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张力,不是人与神之间的张力。这其中转换的过程,就是在启示的顶灯下开始思的过程。没有思的这个过程,会陷入在人与事之中,无法发出对至高者的追问。核心追问:救恩是真的吗?
拦阻我们发出追问的(即思的过程),我观察到基本是三类情况:(a)这事儿与神无关,潜意识里有很多的“无神的区域”。换句话说:不能认定一切事情背后终极因是神发起。(b)在过去的知识和字句的积累下,被答案塞满了,因此只能给出固定的解释,无法进一步提问。(c)陷入“我”的自我分析自我研究之中,认为是自己特殊情况才有的问题。无法转换为人与神之间的追问。
基于良知的反应,在启示下,发出的对至高者的追问、疑惑、对话,这个过程就是三大神器吃灵粮的过程,是属灵baby吃奶长大的过程。我们也只有在一次次的碰撞中,在一次次的自问自答的“被回答”的经历里,发现圣灵带领的真实而不神秘,也就是见证基督真的活着。这个过程是大卫诗篇里的“但是”翻转的过程。我们的喜乐和力量从此来。
也许有人会继续问:那么难道你就这样的高高“属灵”吗?现实中的站队呢?有哪些原则?——哦不,这恰恰不是我们躲在象牙塔里“避世”属灵。我们需要在具体的事件面前站队,雅各书中信心会带出行为也是此意,良知原则、一国二层次原则仍是首要选择。
另外,我发现,这个问题,其实还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生命的本质层面,是偏向于思,还是偏向于行?
我认为生命的本质更偏向思,是基于灵的世界真实的思考。行动往往受很多现实因素制约的,在隐私空间的思却是自由活跃的。还有一个原因:人真正的思是在事件/行动结束后才开始的,作为一个有灵的活人的学习,他的思就是他的学习开始。
(作者: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