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2月23日,是上帝赐我的妻子我亲爱的属灵姊妹杨晓玲女士的肉身生日。她见证了我写《林后书》读经笔记的日日夜夜。我怀着对神的感恩之心,和对妻子一生的珍爱与感激,谨把这篇读经笔记送给晓玲作为生日礼物。愿我们一起珍视神的话语与团契的经历如同生命的至宝;愿神的祝福借着保罗的文字安慰、滋润并激励我们软弱的心,突破俗世的劳苦羁绊,扩展生命的新疆域,在基督里得自由,得喜乐,得盼望,并成为身边人的美好祝福。阿门。
17 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17 For we are not, like so many, peddlers of God's word, but as men of sincerity, as commissioned by God, in the sight of God we speak in Christ.
这是第二章最后一节经文。保罗刚刚还在“福音香气所向披靡”的高昂情绪里,写下了“这事谁能当得起呢?”到了这里,他的思路似乎踩了一个急刹车,让我冷不防一个前冲,额头撞到了前椅的后背上。因为在这节经文里,保罗的思绪从“神的大能”又转回到“人的工作”上了,仿佛在“时间空间因果律”内外界线上自由穿梭.... 注意,这节经文中提到的“那许多人”,可以泛指一类人,也可以特指某些保罗与哥林多教会曾遇过具体的人,比如后文里提到的“超级使徒”。无论是泛指还是特指,保罗把“我们”与“那许多人”作了鲜明的切割,并得出结论说,“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不过,保罗刚刚不是还感叹说,“这事谁能当得起呢?” 意思是无论谁都担当不起传福音,“这事”只能是神作的。既然如此,区别“我们”与“那许多人”,很重要吗?更让我不解的是,保罗一边批评“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一边毫不谦虚地自夸“我们”。在我看来,这样做真有点“论断人”的嫌疑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包容“那许多人”呢?毕竟他们也在传讲神的道啊!.....
我还注意到,这节经文也是由For打头的(17 For we are not, like so many, .... )。诚如我多次提到过的,由for 打头的句子隐含了“因为...所以...”的弱逻辑结构。那么,保罗的意思是,(因为)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 ,(所以),这事谁能当得起呢?可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区别了“我们”不像“那许多人 ”,恰好说明了“这事”不是人做的,而是神自己成就的?我怎么感觉这里的“因为...所以...”似乎有点说不通啊!默想到这里,我的跟读有点掉线了。我再次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收回到文本上,看看在保罗的文字细节里,有没有提供给我们更多的亮光?让我们从头开始。下面是我的第二次跟读。
17 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17 For we are not, like so many, peddlers of God's word, but as men of sincerity, as commissioned by God, in the sight of God we speak in Christ.
我发现,这节经文英译本里有一个奇怪的词,“peddlers”,翻出来的意思是“街头小贩们”。因此短句“peddlers of God's word”,直译是“兜售神话语的小贩们”。和合本把它意译为“为利混乱神的道的人”。保罗加上so many,可见这样的人数目还不少呢。我因此联想到那些热衷于把“神的话语”加工包装后牟利出售的人。既然“神的话语”成了商品,兜售者一定会顾及购买者的喜好,比如说,添加上人喜欢的香气,让买卖双方皆大欢喜。和合本里“为利”一词没有直接对应的英文,而是从“peddlers”一词引申出来的,即“交换双方各有所图”。因此不一定狭隘地解释“为了金钱”,而应该广义地解释为“为了得到来自人的荣耀和奖赏”。保罗说,我们与他们不一样,意思是,我们讲神的道,没有与人做利益交换的动机,乃单单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 (but as men of sincerity, as commissioned by God, in the sight of God we speak in Christ.) 我建议我们在这里慢下来,细细咀嚼保罗用来描述“我们”的四个特征: 我们由于诚实 But as men of sincerity 。 我们由于神 as commissioned by God。 我们在神眼前 in the sight of God 。 我们在基督里说话we speak in Christ。下面是我的6点默想。
一、根据上述保罗的四点描述,在传讲神的道时,1. 我们的心思意念是单纯的(sincerity),意思是,不像“那许多人” 那样,参杂了自己的利益动机的考量;2. 我们讲的话是出于神的意思(as commissioned by God);3. 我们始终只看神(in the sight of God ),并不看人的脸色;4. 我们不是由着自己的意思说话,而是在基督里说话(speak in Christ),或者只凭基督的意思说话。亲爱的弟兄姐妹,读了上述四点描述,你的反应是什么?我可以诚实地告诉你,我的反应是,天哪,保罗竟敢如此自夸!保罗竟要我们也跟他一起如此自夸!若我坚持自己的谦虚美德,我就不得不与保罗说,请原谅,我不能说“阿门”。因为我觉得我也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可是,(自问)我真的也像“那许多人”一样,为利混乱神的道吗?(自答)我应当没有。(自问)在“传讲神的道”时,我就没有丝毫自己的动机吗?(自答)诚实地说,我有。因为我的出发点是想让自己、家人,和一切我所爱的人,都得到永恒的生命!(自问)我这样的想法与神的旨意是否一致?(自答)我认为这正是天父的旨意,也是主基督在地上的荣耀使命!(自问)既然如此,不正好说明我传福音的动机是单纯的?我为什么不对保罗的话说“阿门”呢?(自答).... 默想地这里,我无语了。看来,在“传讲神的道”这件事上,我可以诚实地说,我真的做到了与保罗一样,我的动机是单纯的,就是,追问救恩的真相,救己救人。—— 弟兄姐妹们,你们呢?
二、可是,且慢,还有一点不清楚。(自问)保罗把所有“传讲福音的人”分成两类,一类是保罗眼中的“我们”;另一类是保罗批评的“那许多人”,即“兜售神话语,为利混乱神的道”的人。这样的二分法是否过于简单粗暴?(自答)让我想一想。在“传福音”这件事上,要么心思单纯,要么心思不单纯。不可能又单纯,又不单纯。若属于又单纯、又不单纯,已经属于不单纯了。难道不是吗?—— 我再一次不得不承认,保罗是对的,确实只有两种可能性。保罗单看传道人在“传福音”时动机是否单纯,竟可以一刀切出天地之别。真是不可思议!
三、可是,且慢。世界上的人都是复杂的,基督徒因为还有“老我”,实际上也与世人一样复杂。即便就“传讲福音”这件事来说,我们的心思意念也不可能完全单纯。(自问)难道保罗生命里完全没有老我?如果有的话,保罗在“传福音”这件事上,难道是完全单纯的?(自答)保罗与所有人一样也有“老我”。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在“传讲福音”这件事上,如果保罗发现自己居然做到了完全单纯,这个事实本身恰恰见证了,保罗所自夸的“良心的见证”:这“传讲福音”的事,不是保罗自己做的,乃是他里面的基督做的!哇,保罗的思维原来是这样的!让我模仿保罗的自夸说,主啊,我发现,在“传讲福音”这件事上,我居然也做到了不可思议的单纯。这个“事实”恰恰见证了,“传讲福音”这事原不是我做的,乃是我里面的基督做的!感谢神。愿神赐给我更多“良心的见证”。阿门。
四、可是,请再慢下来。保罗的原话是,我们“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保罗并没有说,“这不是我做的,乃是我里面的基督做的”。(自问)难道说“我在基督里做的”,与说“是我里面的基督做的”,二种说法没有区别吗?(自答)有区别,但区别在于听的人。就人的肉眼看,确实是保罗在讲道,而不是神(或基督)在讲道。但就保罗的自我体验而言,说“我在基督里说道”,与说“基督在我里面说道”,二者是无法区别的!当保罗在《加拉太书》2:20里说,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还有当保罗在《林后书》4:7里说的,“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其实都是在这个“无法区别”的体验的意义上说的。
五、我还发现,保罗关于“我们”的四个特征,前三个涉及“神”,第四个涉及“基督”。可是,无论是“神”还是“基督”,都是肉眼不可见的。世人因为没有与我们一样的良心见证,因此无法通过“良心互为见证”的办法,来辨认我们说的是否真的。那么,他们如何辨认我们说的是否真的?——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我再次提醒自己,不要对着空气去苦思冥想,而要在保罗的文本里寻求亮光。我发现,在《林后书》1:12节的英文里,隐藏了两个神奇的词。除了“良心的见证”(the testimony of our conscience)以外,另一个是“神的圣洁与诚实”(with simplicity and godly sincerity)。更准确的直译是,“简单性与神的真诚”。我在前面的笔记里曾提到过,“简单性与神的真诚”是我们获得“良心的见证”的秘诀。我可以就此再多说几句。虽然“良心的见证”是人肉眼不可见的;但“简单性与神的真诚”可以外显在人的气质与行为上,被人的肉眼辨认出来的。因此,世人(邻舍)通过观察我们身上的“简单性与神的真诚”,来辨认出“我们”与众不同的特殊身份;肢体之间可以在“良心互为见证”之上,用观察“简单性与神的真诚”作为旁证。
六、这样看来,“良心互为见证”与“简单性与神的真诚”合在一起,构成了新生命一里一外或里外贯通的记号。从这个记号里发出来的香气,有生的香气,有死的香气,都是福音的香气。随着我们的行踪向着世界弥散开去。对此,保罗感叹说:14 感谢神!常率领我们在基督里夸胜,并藉着我们在各处显扬那因认识基督而有的香气。15 因为我们在神面前,无论在得救的人身上,或灭亡的人身上,都有基督馨香之气。16 在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在那等人,就作了活的香气叫他活。这事谁能当得起呢?17 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阿门。
我的第三次跟读:
17 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17 For we are not, like so many, peddlers of God's word, but as men of sincerity, as commissioned by God, in the sight of God we speak in Christ.
有了上述6点默想后,我重新回头看这节经文,才发现保罗用了最朴素、最精练、最具穿透力的文字,对“我们”(这个人类新族类)的新生命作出了四点本质性的归纳。 我们由于诚实 But as men of sincerity 。 我们由于神 as commissioned by God。 我们在神面前 in the sight of God 。 我们在基督里说话we speak in Christ。
第一条:和合本译作“我们由于诚实”。对应的英文是“But as men of sincerity”,即“简单性与神的真诚”(simplicity and godly sincerity)。 这是“我们”(“第二亚当”)区别于“那许多人”(“第一亚当”)的最明显的标记(sign)。作为圣灵的作品,这个标记既刻在我们的心里,又写在我们的脸上,并与后面第三章讨论的推荐信的主题直接有关。“第一亚当”(该隐的后裔)的生命,一语以蔽之,就是“为人处事靠人的聪明(by earthly wisdom)”的生命;而“第二亚当”的生命回归人类作为上帝被造的原初,重新活在神的恩典里(by the grace of God)。(这个区分是《约翰福音》里耶稣与尼哥底母对话的延伸。)
第二条:和合本译作“我们由于神”。对应的英文是“as commissioned by God”。意思是,我们为人处事是根据上帝的指令。这个地方最容易让基督徒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因为上帝是肉眼不可见的,上帝也不会用物理的声音与我们说话,我们用什么办法接受到上帝的指令呢?我认为,这里说的“为人处事”,首要的不是指事情层面的“为人处事”,而是指“人面对神的救恩”,和“基督徒面对基督的肢体”这个层面上的“为人处事”。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陷入在日常生活中神秘兮兮地寻求“神的指令”而迷失了自己。相反的,我们要模仿保罗的身传言教,通过我们在基督肢体里的日常经验,找到了坚实可靠可体验的大地,并以这个全新方式(途径),与世界重新相连。
第三条:和合本译作“我们在神面前”,对应的英文是“in the sight of God”。我们的肉眼看不见神,但神却在恩典的爱里始终看着我们。我们不会像第一亚当那样,以为肉眼看不见神,神也就不存在了。这就是“我们在神面前”这个短语所表达的。可以说,第三条是我们信仰的最朴素表达,也是保罗犹太教信仰的最精炼表达。
第四条:和合本表达与英文表达完全一致,“我们在基督里说话”(we speak in Christ)。请注意,前三条都涉及神,只有这条说到了基督。联想到保罗的信仰背景,可以把前三条看作是他原先有的犹太旧约信仰的延续,只有第四条才是保罗进入基督新约信仰的翻转点。
那么,这个翻转点的核心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体验与见证”。若以三大神器的框架看,犹太教非常强调“启示”与“理性”,唯独缺乏“在基督里”的“体验与见证”。我还认为,“体验与见证”也分两个层面,一个是事实层面; 另一个是心灵层面。事实层面是“面对事实说诚实话”,对应的是“良心的体验”;“心灵”层面是“面对神说诚实话”,对应的是“良心的见证”。这样看来,我们由于诚实,即“简单性与神的真诚”,进入事实层面的“良心的体验”;我们需要“在神面前”的信仰,才可以进入心灵层面的“良心的见证”。当我们在良心体验的基础上,勇敢说出我们良心的见证,我们才开始真正进入圣经启示说“灵的世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可以用保罗的两节经文来概括:
“我们所夸的是自己的良心,见证我们凭着 神的圣洁和诚实,在世为人不靠人的聪明,乃靠神的恩惠,向你们更是这样。”(《林后书》1:12)“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林后书》2:17)换言之,上述前三条是《旧约》启示的神通过我们的理性,与我们之间建立了联系;第四条才是《新约》启示的基督,通过基督在地上建立的属灵肢体(神的教会),与我们的亲身体验建立了联系。也只有到了这里,我们才真正明白,什么是第一亚当的生命,什么是第二亚当的新生命;什么是真正的救恩之道,什么是保罗警戒我们的“徒然相信?
17 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17 For we are not, like so many, peddlers of God's word, but as men of sincerity, as commissioned by God, in the sight of God we speak in Christ.
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