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其实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
这句话对那些人也是一样的,他吃或不吃,神根本不理他吃不吃这个事情的。
听见了吗?或吃或不吃,都无关重要,这才是关于这件事情的真正认识,即真知识。保罗认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上拥有真知识,但是保罗可以根据真知识而自由行吗?当然可以,这正是真知识的意思。
这句话很重要,已经转到第八章精华、深邃的地方了。真知识讲得很清楚,其实大家都同意,只是那个人糊涂罢了:既然就一个神,那当然是没关系了,只是一般的食物,一般的食物你想吃就吃好了。这个真知识是很容易的,前面已经讲过,是相对的。所以第八节对第七节的推进是现在开始的。我根据我的真知识去行,我根据我的真知识去吃是没关系的,对不对?根据这样的真知识,自由的行,可以吗?我的回答是,当然可以。这就是真知识的意思,意思是说你可以吃啊;如果说不可以,那你说的真知识是什么真知识;所以就是可以吃,当然可以!但是,要小心!
但保罗却说要小心啊,
8:9 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
这是精华出来了!
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人自信拥有真知识,也就是拥有真理以后反而要小心呢?我们也许会猜测说,因为真知识或者由真知识带来的自信,容易让人失去谦卑。但是我发现,保罗在经文里给出一个完全不同的理由。
当我们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在自己的层面出了一个浅的回答,也是对的:为什么真知识反而要小心?因为真知识,你自己骄傲起来了,这是很浅的回答。这个其实不用保罗说,我们自己都知道,但是保罗给的东西高于这个的真相,让你大开眼界。所以有时候读成很浅,真正的东西没听清楚就以为懂了;或者读都没读就懂了,当然真知识掌握了,但你还要谦卑,云云。这里保罗给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回答。
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
这是保罗的回答,不是什么谦卑不谦卑的问题。
什么意思?哦,知识给人带来自由。这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需要担心?保罗说,自由对于你应该是件好事,但你的自由却有可能成了他人的绊脚石!怎么回事?
你首先要肯定,自由是好的,对你是好事,不要把这个否定掉,这个否定掉你又被捆绑了。对不对?
注意,保罗没有说,“恐怕你们这知识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而是说,“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
这就叫细心读,对不对?
那么,“知识”等于“自由”吗?为什么在这里“知识”不等于“自由”?
我们在知识里、真理里得自由,在这个具体例子里反映出来,又说不能那么肆意地用你在知识、真理里的那个自由,你在使用这个自由的时候,要小心。这个地方不是否定前面说的吗?我们说知识等于自由,也就是真理等于自由,和在真理里得自由是一回事;
在某种意义上,知识就等于真理,为什么这个自由要小心呢?这个题目是很深的,同意吗?所以我们从第八节也许得出一个结论说,知识就是自由,真理就是自由,因为都是相对的,这是对的。但保罗在第九节已经推到一个地步说,“但是要小心”,是不是?没有否定前面。
8:10 若有人见你这有知识的在偶像的庙里坐席,这人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放胆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吗?
这也是经文本身的意思,有时候听不明白,想好多次才能想出来他在说什么。
保罗继续用例子来解释。是的,你因为正确的知识可以放胆吃拜偶像的食物,享用你因真知识带来的自由。可是,如果一个良心软弱的人看见你如此行,万一他也要跟你学放胆吃了呢?
我们有没有觉得在享受知识带来自由这种愉悦感?我有的,每次吃猪血我都很愉悦。(众笑)刚信的时候说不能吃猪血,我很痛苦的;后来我有真知识,又因为猪血本身好吃,每次吃猪血这个愉悦感、自由的感觉非常好!所以你要享受这个自由,而且随着你圣经读得越好,你这个因真知识带来的自由是非常让人开心的。这正是相对世界的美好,教会把相对世界搞得非常不美好。对不对?
(众说纷纭……我也很喜欢吃猪血,但我每次吃都在经历着纠结/我良心很不安的,但是我还是想吃。那面对她的时候我们最好也不吃,免得她跌倒,叫她忧愁/应该是偷偷吃的/我媳妇经常拿点给我吃,一开始碰到那个我是不吃的,但是后来我对猪血的事情想通了,我现在吃的时候很享受/享受到自由。)
现在有个例子了,每次她吃猪血都有良心不安,但每次她都吃了。我们跟她在一起怎么办?按照保罗这个教导?告诉她是可以吃的,要用真知识告诉她。然后再问她说,那我吃你难过吗?如果她说难过,OK,我可以不吃,因为可以不吃,也没关系。如果她说不难过,那就吃吧。爱心不是强加的东西,爱心是真的为她好,她真难过你就不吃;她没难过你就吃吧,不是假惺惺装作自己很有爱心。
哦,原来这是保罗的担心。可是,我觉得很奇怪,保罗为什么担心这个呢?他如果也学样吃拜偶像的食物,有什么不好呢?本来就可以吃的啊!或者,本来吃或不吃都不算什么啊!(这是我们的知识。)保罗到底在担心什么啊?
现在有一个人,他觉得这个食物是特殊的,但是他看到我们吃他也吃了,我们说这不挺好吗?他也得自由了吗?那保罗担心什么?这是我的问题。这个问题后面涉及水很深很深,我希望今天大家至少尝试把它搞清楚,这几乎是让你进地狱/上天堂的地方了。
大家跟的还可以吗?跟住啊!
《哥林多前书》第 8 章水是很深的,我们这 12 个人交上来的大多数作业,根本边都没摸着,这个时候你知道我是多么的负担重?所以我昨天紧急把我写的先发掉。动机是,假如你们带着那么浅的东西来,我突然讲那么深,很可能你跟的时候就很累;所以我希望换一个方法,把我的讲稿在前夜先发掉,至少对那些认真的人(不认真的人读都不读,认真的人他读懂一点点),他今天跟起来就主动一点点,因为他的距离差太远。所以如果你内心说我不看,我自己搞;你读得差,这个东西你不能用自信,“我自己读,我自己读”,不要来这一套好吧?这个老师不要浪费掉!作为老师来讲,我就怕你说:哦,我都读了,我就不用来了,反正讲稿跟你讲的是一样的,我自己看了。其实你读了以后,后面大量的更好问题出来了。我怕你们读了以后又不来了,今天赶紧又出的更难的题目,你们读好以后我再给你们问题。所以我早上又发了 7 个问题。(众惊叹感慨:用心良苦,真的是用心……救人啊,真的是救人啊……真的吴博士看重我们这些生命……)
因为你们都是上帝放到我这里来的,没有挑的嘛。而且我也一直说,我不是很明显的祷告,但我心里是一直默祷,让我的听众能听懂,能听懂《哥林多前书》第 8 章到底在说什么,把这两个小时尽量用起来,感谢神。
默想到这里,我发现,保罗反复提到的概念:“软弱”,才是理解这段经文的关键。从前后文的逻辑分析,并参考《罗马书》第
14 章的亮光,我认为,保罗这里的软弱者,是指那些相对而言并不拥有如我们一样的正确知识的人。所以,在保罗的眼里,拥有正确知识的人是强壮者,也是拥有由正确知识带来的自由的人;不拥有正确知识者,就是软弱者,是不自由的人。当然这些都是相对而言。即关于知识正确与否,强壮与软弱,自由与不自由,都是属于相对性的范畴。那么,为什么说良心软弱呢?我在前面提过,良心是分辨善恶的标准和能力,人由此能力而获得真知识。哦,有了这个概念,也就明白保罗之担心了。且让我暂时打住,继续读下去。在后面我会解释保罗之所以担心的理由。
因为我们在《罗马书》第 14 章讲过“软弱”的概念,以前的人可能知道,但是对于第一次听到的人,我补充一下,这个“软弱”概念完全是属天智慧,我们假如没有《罗马书》第 14 章的启示,对软弱的理解从来不会到这个程度。相当多的哲学家、政治家,他们对软弱的理解都到这个程度,一般是理解不到的,要么意志软弱,要么什么软弱,都理解不到软弱其实是跟认知是相关的,与对真理认知相关的。这个地方先跟着下面看下去,软弱的概念是完全新的概念,我们在《罗马书》第 14 章里面这个地方比较讲多了。
8:11 因此,基督为他死的那软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沉沦了。
前半句:基督为软弱的弟兄死。这个看见是重生基督徒的看见。没有问题。后半句:也就因你的知识沉沦了。问题多多。他怎么会因我的知识沉沦了?他不是向我学习,也照我的样子行,也获得自由,放胆吃了吗?真是奇怪啊,在强壮者这里,自由是真自由,在软弱者那里,同样的自由却成了沉沦?怎么回事呢?
有趣吧?我也往东走往西走,我走到神这里去,他也往东走往西走,他走到那里去了。他有自由,我有自由,但是我走到神那里去,我最后是上天堂,他也自由,最后下地狱了。(众讨论,吴博士提醒不要换词)
我发现,保罗循循善诱,一步步铺垫到这里,终于导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自由与沉沦。为了理解这个严肃的命题,我们需要预先理解一个我称之为“绝对的”信仰原则:即真诚原则。感谢主,我在解读《罗马书》14:5“只是个人心里要意见坚定”时,第一次获得了这个亮光。我也可以把它称为“个人内在信念意见坚定”的原则。仍然用“吃不吃拜偶像食物”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在心里认为,拜偶像的食物是给神吃的,那么,既然你认为是给神吃的,在你的良知里一定会认为人不应该吃;如果是这样,那么,如果你吃了,你的良心就会责备自己。如果你因为他人吃了,于是也学他人样吃了,你这个行为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你忽略了内心良知的责备,因此在这件事上你成了一个“内心意见不坚定”的人,也因此成了“信仰与行为不一致”的人。这就是保罗说的“良知软弱并污秽”了。再说一遍,“良心软弱了”是指人的“认知”相对的不完全或错误;“良心污秽了”是指人的内在意见不坚定,导致行为与自己内心的认知不一致,违背了信仰的“真诚原则”。
神救人是在里面救的,这个里面是最重要的,外面吃不吃都无所谓的。
8:12 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13 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
英文听起来更加严肃:sinning against your brothers and wounding their conscience when it is weak, you sin against Christ. 直译是,当你的弟兄的认知处于软弱(不完全、不正确) 的时候,你让他的良心因你(的行为)受伤了(成了认知与行为不
一致了,因此而污秽了),你这样的行为,是对弟兄的犯罪,更是对基督的犯罪。保罗在这里的指责是很严肃的。看到了吗?本来只是一个“或吃或不吃”的相对性范畴的自由选择,突然变得“严肃和绝对”了。换言之,我们在“相对性世界”里的“相对性选择”,因为“基督”的缘故,和“在基督里”我们与弟兄之间关系缘故,变得极其“严肃与绝对”了。
本来全是相对选择,怎么会搞出绝对来?因为两个缘故,第一个缘故是因为基督的缘故,第二个是因为我们在基督里跟弟兄关系的缘故,这两个你要好好想想。
什么是“基督的缘故”?因为没有基督,基督不是真的,基督救恩不是真的,那还是相对,要么一起死,要么一起变泥土,不会说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天堂和地狱是跟基督有关的,因为他是真的,所以这个是真的,没有基督也没有什么分别,大家都一样的,都差不多的,都变泥土了,就都没了;要么一起都是罪人,一起到神那里受审判;要么因为神都爱人,爱世人,一起到天堂那里去。基督救恩说,不是的,是有分别的,而且他来审判。这个地方,我们的相对性突然跟绝对性相遇了,这是第一个,因为基督的缘故,听懂了吗?
为什么还要因为我们在基督里跟弟兄关系的缘故?这个要我讲还是留给大家自己思考?(众:讲,讲……)因为你不可能思考出来是吧?我是很想你们自己思考的。
这个话题其实是非常有趣的话题,很深的话题,比如说爱神的人,神知道他,那我们真的搞不清楚什么叫爱神。那你说好,我一辈子不结婚,我一辈子不工作,我一辈子做好事,我爱神,我把整个生命献给神,献给宗教。神说,相对的;这个是绝对的话,就变成你这样做就得救?!其实你想不出一件事情来,你做了就得救,因为世界上全是相对的。比如你办教会,很好,可办可不办;你做好事,很好,可做可不做;因为不算什么,除非神说真的需要你干什么;比如神说把这个人干掉,你把他干掉,神得有需要,你帮他忙,但神没有需要。
你爱神,真提不出来什么叫爱神?(众:不能让弟兄跌倒……)那爱神就是爱弟兄。为什么?因为弟兄是神爱的,这个弟兄是谁?是全部人,包括世人,“神爱世人”。只是也许你爱世人,爱大半 天,他不理你,浪费时间,那有可能,因为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你会爱那些更接近的,这是理性,我们是活在理性里面的,不是瞎搞的。那个不愿意听的人,你给他讲死他还不愿意听,他还咒你,你这是干吗呢?耶稣也被人咒诅,那耶稣就逃走,躲避掉了。所以说 “爱神”,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通过“爱人”。为什么?为什么爱神、爱人连起来?因为神爱人。神最爱那些主内的弟兄姐妹,爱那些蒙恩得救的人,他本来是为他们舍命。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他也是爱世人,但那些世人,神有时候说你不要把好东西给他,因为他浪费掉,听圣经都懒得让他听,他如果不用功的话,他把你给的那么好的宝贵像猪一样的,狗一样的践踏掉。可见是有效果的,不是没有效果的,不是傻爱,同意吗?这个就是常识,人的理性全都进去的,你做任何事都有目的,都有一个成功的概念。在这个意义上来讲,经文所表达的这个例子里,这些人是教会的,也真的知道神是唯一的,基本信仰是有的;他的问题是对这个具体事情的知识跟你有差距;也许在硬件上他比你好,那只在这个事情上,是相对的;但认知上他确实是跟你有差距。然后你跟他讲,可以吃,可以吃了,他还是不能接受。这个时候,神说假如真的出于不让他忧愁,你的自由是可以被束缚的,是讲这个东西。你认为你有真理,就可以享受自由,但是没有爱,那不是神所认识的人。为了爱,你可以束缚你的自由,因为自由本来是可吃可不吃,因为涉及到可吃可不吃,所以你不吃也没关系。(众:所以只有爱,爱是绝对的,其他都是相对的?)
关键是什么叫“爱神”?爱神怎么解释?这里讲的就是这个点,确实在真理里你是自由的,但是你的自由可以在爱心里受到束缚,这也可以解释我们在世界上怎么活。譬如说,既然可做可不做,如果你做这个事情了,就很少有花时间去思考神,读圣经,团契,那你就要不做,你要束缚自己。比如说,最好的运动员知道怎么节制自己,该训练的时候训练,该娱乐的时候娱乐,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虽然你是自由的,但你要有一个节制的生活,指的也是这个东西。所以后面就不断地告诉你应该怎么使用你的自由,不能滥用你的自由,不能愚蠢地用你的自由。为什么?你是自由的,我刚才行为艺术里走来走去,我/她也是自由的,对不对?但我/她走到那儿去了?
所以说,每个自由背后是有一个绝对的(归宿),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没有因为你做了这个事,你就上天堂;做了那个事,就下地狱,这个不存在,事情层面全是相对的。所以《哥林多前书》会沿着这个主题继续讲下去,它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这里第一个,对自由的束缚是,出于爱你可以牺牲你的自由。所以对我的例子而言,就是要问一声:我吃了你很难受?你真的不难受,那我吃了?他说不难受,我就吃(这是我使用很小的例子,其实有太多例子了)。在相对世界里束缚你的唯一一个界限,就是“爱神、爱弟兄”,因为你知道你活的意义,是让边上更多人得救;但你假若真理不讲清楚,让他一直糊涂,那更完蛋;但你讲了,他听不明白,你没办法,你不能爬到他的里面帮他想,所以就是神有神的时间,但是你不能不说!
十一点,时间刚好卡到这个位置,我觉得要 open 一些思考,感谢主!(鼓掌)
附加思考题
在认真读懂第 8 章以后,请回答:
你认为,保罗说的“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唯有爱心能造就人”经文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你能否用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来说明“人爱神”的行为是什么?
在保罗例子里,保罗有没有企图用自己的知识去影响软弱的弟兄?你如何看待这种努力?
保罗说,“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保罗不说,“恐怕你们这知识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你认为,“知识”等于“自由”吗?为什么在这里“知识”不等于“自由”?
请解释“软弱”、“软弱者”、“良心软弱了”和“良心污秽了”四个概念。
请解释信仰的“良知真诚原则”,即《罗马书》14:5“个人意见坚定”原则。你认为《哥林多前书》第 8 章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