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0 那时,上来过节礼拜的人中,有几个希腊人。21 他们来见加利利伯赛大的腓力,求他说:“先生,我们愿意见耶稣。”22 腓力去告诉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诉耶稣。23 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
希腊人求见耶稣。当时的希腊人可是大城市的文明人啊,可见耶稣的名气正在传播。为这件事,腓力去告诉安得烈,安得烈同腓力去告诉耶稣,可见非同一般,门徒们也很重视,毕竟外部社会开始关注。可是,你听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听了这话,门徒一定暗暗吃惊。他们的拉比可从来没有如此
不谦虚过啊!今天倒是怎么啦?可是,后面的话语,更叫他们吃惊。
12: 24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耶稣突然在话题中引出“死”的概念,使还沉浸在“荣耀”中的门徒一下子掉进了冰河。是的,没有听错,拉比是这样说的: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由一粒结出多粒,这是一种荣耀。耶稣的逻辑是对的。只是门徒跟不上,好像没头没脑的,突然冒出一句话来。于是,耶稣又跟了一句。
12: 25 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
原来耶稣有所指的。指什么呢?指世人对待“生命”的两种态度。一种是“爱惜”;另一种是“恨恶”。可是,耶稣的宣言掷地有声,非同凡响:“爱惜”的却要失去;“恨恶”的反而蒙保守。这是为什么?记得 Watchman Nee 弟兄曾经把这里的“生命”,分成两种:“魂生命”与“灵生命”。于是,这句经文就是:爱惜自己魂生命的,就失丧灵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魂生命的,就要保守灵生命到永生。人对待“魂生命”越是爱惜,对待“灵生命”的“死去”还是“活来”,就越没有感觉。请问,门口求见的希腊人,爱惜的到底是哪一个生命?
12:26 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侍我,我父必尊重他。
到了这里,门徒的耳朵里又听到了一个新奇的词:服侍我。耶稣是门徒的主,门徒服侍主人乃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接下去的一章(13 章),耶稣用“洗脚”作为例子,向门徒讲解了什么叫“服侍”。可是,那里的重点是门徒们互相服侍,并服侍世人。没有要求门徒服侍耶稣自己。可见这句经文的关键是后面半句:“跟从我”。在行了“拉撒路死里复活”的大神迹以后,耶稣的名气大振,许多人慕名而来。愿意服侍耶稣的大有人在。门徒也许心里想,既然愿意来服侍,当然也愿意跟随主人,这个不应该是问题的啊。主啊,你今天似乎多心了,有点不够自信了吧?门徒错了。因为他们的思路仍然没有跟上来。因为,耶稣话语里的“跟随”,不是他们脑子里的“肉身跟随”。因为,耶稣的肉身在地上的使命很快就要结束。可是他们还不知道这一切,他们还沉浸在跟随肉身耶稣的荣耀中兴奋不已。于是,有了后面这句耶稣有感而发的感叹。
12:27“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
当门徒心里暗想,这个不需要忧愁,既然他们愿意服侍你,当然也愿意跟随你。可是,我们的主耶稣此时却满怀忧愁: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意思就是说,我如何才能跟你们说明白呢?因为我的“忧愁”并不是你们心里所猜测的“忧愁”。那么,请问弟兄姐妹,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此刻忧愁的是什么呢?且同耶稣后面的感叹语:父啊,救我脱离这时候,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我认为,这句中文翻译给人错误的引导。好像耶稣是为受难而发愁。哦,不是的。因为耶稣的后半句就是否定了这个意思:但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其实,在英文译本里,前半句用的是带引号的问句:27"Now my soul is troubled. And what should I say-- 'Father, save me from this hour'? No, it is for this reason that I have come to this hour. 那么请问,耶稣为了什么而忧愁呢(Now my soul is troubled)?
12:28 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
哦,耶稣的后一句祷告语,准确地表达了他此刻复杂(忧愁焦虑同时又兴奋期盼)的心情。兴奋期盼?是的,因为我原是为这时候来的,这是父因子得荣耀的时刻,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那么,忧愁焦虑?哦,是的,我现在心里忧愁,我说什么才好呢?主似乎有话要说,却又怕我们误解了他的心意。让我们也问自己,主的心里到底忧愁什么呢?“当时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于是,就有声音从天上来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终于,约翰福音的主题概念要转到“荣耀”了。“荣耀”一词,在四福音书里,一共出现了 70 次,单单在约翰福音里却出现了 40 次。而且,我发现,在我们读经的经验里,在大多情况里,“荣耀”一词总是与耶稣的“死”相连。如果我们深思,“死”为什么在耶稣身上成了一种“荣耀”?让我们这样看吧。这世界,在属灵的眼睛里,乃是一片死地,万物寂然荒凉。是耶稣的“死”在一片死地里,点燃了一朵“生”的火焰。而且,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可以说,11 章“拉撒路复活”里的“荣耀”(4 耶稣听见就说: “这病不至于死,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是耶稣十字架荣耀的一个先声。为什么说, 父啊,愿你荣耀你的名。乃是因为,唯有在父的名里,这已经跌落、死去的世界,才能够得以重新复活。上帝说,我已经荣耀了我的名,还要再荣耀。哦,这是何等的荣耀!如果说,这第一次“荣耀”是创世的“荣耀”;这第二次的“荣耀”,就是救赎的“荣耀”。但愿我们不仅在创世里有份,而且都在救赎的荣耀里也有份!
12:29 站在旁边的众人听见,就说:“打雷了。”还有人说:“有天使对他说话。”
回到前面的问题,耶稣为什么忧愁?哦,耶稣忧愁的是,世人爱人的荣耀胜过爱来自上帝的荣耀。耶稣伤心的是,世人因为爱惜魂生命,反而失去了灵生命!那门口等着的希腊人风尘仆仆,是为什么而来?这围堵观看的世人,能明白我的意思吗?这不,他们议论什么来着? 站在旁边的众人听见,就说:“打雷了。”还有人说:“有天使对他说话。”耶稣说,你们错了,30:“这声音不是为我,是为你们来的。 在属肉体人的耳朵里,只听到来自天上的声音,却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同样,在属肉体人的眼睛里,只看见耶稣忧愁,却不了解耶稣为什么忧愁。这正是耶稣忧愁的地方。注意,耶稣这里的忧愁,与约翰福音 11 章 35“耶稣哭了”,遥相呼应。
12:31 现在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
在接下去的一周里,耶稣被世界的恶者钉死在十字架上。看热闹的世人大跌眼镜;门徒们惊慌四散。这就是耶稣说的荣耀?这就是“这世界受审判,这世界的王要被赶出去”的意思?是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有疑问吗?世人有疑问吗?约翰福音 3:3 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唯有重生以后,在神的国:里,我们才能看见耶稣给我们描述的荣耀的图像。我们此刻看见了吗?
12:32 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
在这幅荣耀图像里,我们看见了什么?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还有什么?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还有呢?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还有呢?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哦,在万人归向耶稣的队列里,我们在其中吗?
12:33 耶稣这话原是指着自己将要怎样死说的。34 众人回答说:“我们听见律法上有话说基督是永存的,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呢?这人子是谁呢?”
众人一如既往地听不懂了。为什么听不懂?因为我们听见律法上有话说基督是永存的,你怎么说人子必须被举起来呢?这人子是谁呢?又是律法书上话语的捆绑。为什么每当听不懂了,律法书(也就是上帝的话语)就会成了众人的捆绑?到底是因为捆绑而听不懂,还是因为听不懂而被捆绑?又是一个信仰的死结!且听耶稣对此的启示。
12:35 耶稣对他们说:“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着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 耶稣的启示是,如果没有光,即便是读上帝的话语,也是“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明白”。也许你要说,不对啊,上帝的话语(律法书)就是光啊!还记得耶稣曾经说过(约翰福音 5:39-40):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哦,耶稣才是那真光。应当趁着有光行走。行走?对!你要从黑暗里行走出来,努力进入光,免得黑暗临到你们。为什么?因为黑暗是一种主动的力量,它是一切谎言的父,要设法拦阻吞灭你们!他是盗贼,约翰福音 10:10: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谁是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就是那些不认识牧人声音的羊。因为他们在黑暗里行走,不知道往何处去。(又是因果合一!)
36 你们应当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耶稣说了这话,就离开他们,隐藏了。 36 While you have the light, believe in the light, so that you may become children of light."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三件事:第一,趁着有光,时间紧迫(时候已到,现在就是了);第二:信从这光,眼睛不要从光身上移开,更不要掉转身去,回到黑暗里行走,而是趁着有光行走;什么是第三?就是成为光明之子。光明之子就是上帝的儿子。成为光明之子就是“重生”!耶稣说了这话,就离开他们,隐藏了。读到这里,我总是纳闷。如果我还没有“重生”,还没有成为“光明之子”,耶稣就不能做什么吗?我们为什么不能赖着耶稣? 耶稣说了这话,就离开他们,隐藏了。这句经文到底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下面的经文,就是对这个疑问的解释。
12:37 他虽然在他们面前行了许多神迹,他们还是不信他。38 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 “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39 他们所以不能信,因为以赛亚又说:40“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应该承认,这是一段难解的经文。特别是 12:40“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经文中的“免得(lest)”。难道主不愿意他们回心转意?他们到底是谁?是一般的、不信的世人,还是指某些特定的、不被主拣选的世人? 如果有特定的、不被拣选的世人,那么,如何解释“神爱世人”的普世性?我认为,解开这个难题的关键,还是约翰福音 3;3: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凡没有重生的一切、所有的世人,都是这里的“他们”。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乃是因为“他们”从伊甸园里跌落,从此陷入黑暗之中,不思悔改(注意,所有的人都不思悔改,都是无可救药的罪人、瞎子、听不见牧羊人声音的羊)。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乃是因为,他们无可救药,无论怎样医治都是白费,都只是暂时的苟延、耽误、延迟而已。对他们的唯一劝告,就是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除此之外,我唯有离开他们,隐藏了。为什么?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注意,这里的“我”,是指以赛亚,也可以指耶稣以外的“一切的先知”;或“摩西的律法’。不是不医治,乃是医治无效。可以用民数记 21 章的一段“铜制的蛇”经文,作为这里的注脚。21:4 他们从何珥山起行,往红海那条路走,要绕过以东地。百姓因这路难行,心中甚是烦躁,5 就怨渎 神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死在旷野呢?这里没有粮,没有水,我们的心厌恶这淡薄的食物。”6 于是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7 百姓到摩西那里说:“我们怨渎耶和华和你,有罪了,求你祷告耶和华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8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制造一条火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蛇,就必得活。”9 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民数记 12 章)。活了,只是肉身暂时苟延而已。唯有人子被举,他们才有得救的希望。
12:41 以赛亚因为看见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这话。
为什么以赛亚说的如此绝对?(主啊,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主的膀臂向谁显露呢?);又如此悲观?(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不,他不悲观,因为他看见他的荣耀,就指着他说这话。这里的“他”是指上帝。他已经在上帝的荣耀里,看到了人类救赎的希望。他感情强烈的诗句,是否在启示后人一个平常的真理:人的尽头,是神的开头。
12:42 虽然如此,官长中却有好些信他的,只因法利赛人的缘故,就不承认,恐怕被赶出会堂。43 这是因他们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
这些爱人的荣耀过于爱神的荣耀的官长,信是信了,但是否一定能够趁着有光,信从这光,并成为光明之子?从信从这光,到成为光明之子,这中间还有多少距离?在这段距离里,他们是到底是爱惜自己生命,从而失丧生命;还是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从而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什么样的信,才是得永生的信?
12:44 耶稣大声说:“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45 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46 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44Then Jesus cried aloud: "Whoever believes in me believes not in me but in him who sent me.45And whoever sees me sees him who sent me.46 I have come as light into the world, so that everyone who believes in me should not remain in the darkness.
耶稣说,唯有“合一的信”,才是的永生的信。那么什么叫做“合一的信”?就是: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可是,如果每一个世人,本来都是属灵的瞎子,又如何能够看见这一切呢?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还是我,因为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换言之,如果不信,那就仍然住在黑暗里,当然就看不见耶稣所说的一切。这样,就应了以赛亚的诗歌: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为要不叫自己瞎了眼、硬了心,人唯有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阿门!
12:47 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48 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49 因为我没有凭着自己讲,惟有差我来的父已经给我命令,叫我说什么,讲什么。47 I do not judge anyone who hears my words and does not keep them,
for I came not to judge the world, but to save the world.48 The one who rejects me and does not receive my word has a judge; on the last day the word that I have spoken will serve as judge, 49 for I have not spoken on my own, but the Father who sent me has himself given me a commandment about what to say and what to speak.50 And I know that his commandment is eternal life. What I speak, therefore, I speak just as the Father has told me."
这里,耶稣又提到了“审判”的概念。对于犹太人来说,“救赎”总是与“审判”的概念连在一起的。 “成为光明之子”就是“得救”,那么,是否还有“审判”?耶稣说,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什么叫做听见我的话不遵守?对此,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按照耶稣的话语去做。这样的理解当然没错,但没有点到要害。耶稣这里的意思是,我们听见了耶稣说:趁着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但是,我们是否把此话当真,并努力去行出来?这才是关键。如果不是,那么,末日的时候,这句话就成了我们的审判。
12:50 我也知道他的命令就是永生。故此,我所讲的话正是照着父对我所说的。”
也许在场的犹太人心里想(我们呢?),这一切太不可思议了。就凭你木匠的儿子的这句话?于是,又回到了信仰的起点?在约翰福音 11:25-27,耶稣与马大有这样的一段对话: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你信这话吗?”马大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但愿马大的回答,也是我们今天每一个基督徒自始至终的回答!
2011 年 6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