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主谓宾信心”的内核,是一个围绕着“神迹”的封闭循环:(A)企图突破人的有限性而追求神迹;(B)认识和经历神迹;(C)信心大增。然后回到(A)追求更大、更多的神迹,再到 B,再到C,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封闭的循环。显然,这个巨轮每完成一次循环,其中的“信心”就剧增一次。
你也许说,是啊,这个“信心正循环”不正是许多基督徒梦寐以求的信心成长的经历吗?从认识到人的有限性,到追求、认识神的存在和能力(上教堂、做礼拜、读经听道,参加团契),再到亲身经历神的恩典(经历神迹,有了见证),于是信心大增,对神的恩典充满感恩,读经祷告更加虔诚。如果说,神看重的是对祂的信心,那么,这个“信心正循环”有什么不好?
这是因为,上述循环始终围绕着两个轴心:“人的需求”与“神迹奇事”。当现实与愿望相符的时候,信心大增;但当愿望落空,“神迹”不随人意而显现的时候,“信心”就瘪了,“怀疑”随之而来。同一个“封闭的循环”,既可以产出“信心”的糖浆,也可以酿出“怀疑”的液汁。“相信”与“怀疑”混合物,就是“主谓宾信心”的标准产品。
哦,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