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思考》 / 第七层思考 / 什么是“因信称义”的信心?

什么是“因信称义”的信心?

每到夏天,我家后院花草茂盛,瓜果累累,有番茄、苦瓜、韭菜。我总是惊讶,并感谢上帝神奇的造物(生命)之功:那不起眼的种子,埋在地里,就开花结果。我这个园丁真得没做什么。有一天我发现,邻居后院的瓜果比我们的都要大,因为邻居是一个勤快的园丁,施肥、浇水、松土,样样干得认真。我问自己,如果我们的信心也开始于一颗芥菜种子,我是一个好园丁吗?我又该如何为它施肥、浇水?肥料在哪里?水又是什么?阳光雨露又是什么?

哦,我要说,阳光就是上帝真理的话语;因此,除非基督徒不断地读经祷告,从圣经里吸取真理,否则信心之树就会因为缺乏能量而枯萎。雨露是什么?我喜欢把雨露比喻成教会团契;基督徒属灵的的生命,一旦离开了团契,就会像秧苗缺了雨水。那么,肥料是什么呢?我认为,可以把“罪”比喻成肥料;“罪”原本是有害的,但基督徒一旦“认罪悔改”,就转化成灵命成长所需的养料。这样看来,基督徒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罪悔改”,是给信心之树施肥的必要功课。这叫做“化腐朽为神奇”。换言之,一个基督徒如果不坚持读经祷告、不参加教会团契、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认罪悔改”,反而觉得自己的信心之树,每日都在成长,是否已在不知觉中陷入了属灵的幻觉和自欺?

就好像把芥菜种子,栽在一个精致的瓷盘里,变成了供观赏用的“盘景”,基督徒也可以把生命中某些特别领域,特别地区隔出来,用来当作耕耘信仰的田园。比如说,把特别的时间(周日礼拜)、特别的空间(教会)、特别的人际关系(弟兄姐妹的团契)、特别的事件(教会事奉),特别的习惯(祷告),从世俗的日常生活里,“分别为圣”。不是说,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吗?这样一来,一切都井井有条了,不容易产生危机和混乱了。这不,我的树苗长出来了!还有嫩叶呢。我们忙碌着去教堂听道、甚至也定期参加读经班,就好像给盘里的植物浇水、晒太阳。可是,“盘景”里岂能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