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1:1—2

 

1:1 起初神创造天地。2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1 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2 The earth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and darkness was over the face of the deep. And the Spirit of God was hovering over the face of the waters. (Gen1:1—2. ESV)

 

让我们看创1:1—2经文。在创1:1的经文里,一共出现了四个概念:1)起初;2)神;3)创造;4)天地。我们将《圣经》的“创造说”与达尔文的“进化说”作对比,可以发现:在进化论的学说里,没有“起初”的概念,没有“神”的概念,没有“创造”的概念,只有最后一个“天地”的概念。这是不是说,前三个概念特别奇怪?或复杂,或陌生?不是的。在人类的意识里,这三个概念都是既普通,又明白。在所有民族早期文明的记载或文字里,都出现过这些概念;而在进化论的宇宙观里,它们全部缺失,找不到痕迹。无神论者(过去的我们)居然不觉得这里有问题?特别提醒:进化论学说里甚至连“起初”in the beginning的概念都没有!

什么是“起初”的意思?就是在时间的起点。理性主义者会提问说,那么在时间以前是什么呢?《圣经》说,那是神以外的“万有”都不存在,那是绝对的“虚无”。所以,“起初”的概念已经带出“虚无”的概念,两者是连在一起的。进化论没有“起初”的概念,因而也没有“虚无”的概念。

“创造”是什么意思?就是无中生有,即从绝对“虚无”里生出“万有”。所以,“创造”的概念也包含了“虚无”的概念。同样,进化论没有“虚无”的概念,因而也没有“创造”的概念。

四个概念里最难理解、最抽象的,应该是“神”。这个“神”既不在“万有”里面,也不在“虚无”里面。“神”显然超越了所有的“万有”,也超越了绝对的“虚无”。那么,“神”是什么呢?人类该如何想象和描述“神”呢?乍看起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mission impossible。但“神”有办法,《创世记》讲的就是“神”这位绝对者和超越者自己的故事。

此刻,我们暂且耐心一点,只看第1节经文起初神创造天地。四个概念中除“神”以外的另外三个,都为我们描述“神”作了最为关键的注脚和启示。这个无法言说的“神”,通过什么与人类关联?通过“起初”(时间的开始)、“创造”(人类的起源)和“天地”(宇宙万有)。如果不理解“时间”“创造”和“宇宙万有”,也就无法理解“神”。换言之,“神”借着“时间”“创造”和“万有”向人类启示祂自己。可以说,在创1:1经文里,我们第一次与神相遇了!同时,告别进化论的无神论世界观(“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时间到了。

让我们继续看:创1:12 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如果说,在创1:1里“虚无”的概念还深藏不露,只隐含在“起初”和“创造”两个概念之中,那么,到了创1:2的前一句经文“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通过三个名词,揭开了蒙在其上的纱巾,“虚无”被赤裸裸地显露了出来。 第一个名词是“空虚”,英文对应的单词是void;第二个名词是“混沌”,英文是without form;第三个名词是“黑暗”,英文是darkness

写到这里,我联想到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在表达“虚无”的反面词“实体”的时候,曾用一对概念——“质料”和“形式”。他说,实体都是质料和形式的结合。这样看来,“空虚”是“质料的缺失”,“混沌”是“形式的缺失”,“虚无”就是“质料”和“形式”的双重缺失——既无质料,也无形式,是绝对的“实体的虚无”。这就是上帝创造的起点,上帝从无中创造!

那么,第三个概念“黑暗”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黑暗”对应的是“非实体的虚无”。什么是“非实体”?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词汇,“非实体”就是形而上学类的事物,我们可以把人类所有的精神产物都归进来理解。因此,《圣经》这里用“黑暗”一词,除了展现物理的光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更重要的隐喻是:“人”作为认识万有的主体的生命,这时候还没有被创造出来。所以,“渊面黑暗”的意思是:即便是“万有中的实体”存在了,但“万有中的认识主体”(人的生命)还处于“虚无”(不存在)之中。

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虚无”的概念,是因为这也是我们认识神的“创造”(以及“起初”)的基本前提。没有对“虚无”深刻、真切的领悟,也就很难真正领悟上帝的“创造”。其实在我们的一生里,对“虚无”的体验是通过对“生”的体验的深刻反思达到的。比如,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为自己的著作起名为《存在与虚无》,就是出于这个道理。另一个常见的途径,则是通过对身体的痛苦、缺陷、疾病和死亡来经历到的。若是没有对“虚无”的体验,人无法真正体验“生命”,因而也无法真正体验和领悟到“上帝创造”的伟大和美丽。

现在,看创1:2的后一句: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在这一句里,代表“空虚”“混沌”“黑暗”的“虚无”被一扫而空,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画面——“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多么清新、活泼,充满生机!这里的“水”既有质料,又有形式,是神从“虚无”里创造出来的一个全新世界里的“实体”的美好代表。在这里,不再是“渊面黑暗”了,取而代之的是“神的灵”运行,畅通无阻,欢欣雀跃……这个运行在水面上的“神的灵”是认知主体“人”的生命源头,也是所有“非实体”事物的源头。哈利路亚!

(注意:把“神的灵”与“光”“认识”“人的生命”三者连在一起,要等到《约翰福音》时才被明白地启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