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督里》 / 第二讲 基督徒夸耀什么 / 分离主义与精致主义

基督徒夸耀什么

关于第一讲的回顾

我们分五期讲了《在基督里》系列里的《基督徒羡慕什么?》,我们需要一点点把自己的“意向性”和信仰的“聚焦点”,从偏离状态拉回到“真理中心”,就是十字架,就是主耶稣基督。我们整个信仰的奥秘就是“在基督里”,让祂“死里复活”的大能在我们“已死的生命”里重新做“复活的工”。

这个话题会让我们感到困惑,除了空洞的词汇和教义以外,讲不出什么名堂,没多少体会。我们有太多“老我”挣扎的体会,太少“新生命”的体验,甚至软弱到感觉门都没摸着。我们有时候会逃跑,以为除了“十字架”以外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在上一讲《基督徒羡慕什么?》中,我把我们自以为可走的路都堵死了,把大家都赶回来。上一讲对主线问题反思的结论是:我们的新生命不能成长,是因为我们没有成长的能力,我们把《圣经》启示的真理很快认可了,然后就束之高阁了!刚开始读《圣经》时,我们的认知很少,觉得《圣经》很新奇、很不可思议,当我们认可得慢一点,还有探讨和交流;当我们的《圣经》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认可速度越来越快,以至于问题提出来,马上就能有正确答案,马上就去认可,然后就把这个答案搁置边上了。这样的思维模式把至宝的真理白白浪费掉了。而当谈及信仰的奥秘是“在基督里”时,又讲不出个所以然。因此,在这条线上我们需要反思:请我们不要认可得那么快!神的真理不是让我们认可的!

那神的真理是拿来干嘛的?显然不是让我们认可的。你开始反驳说,我不仅是“认可”,我还会“应用”。悖逆的人“应用真理”一般达到两种功效:(1)用来加强自己;(2)用来打人。“加强自己”有很多方面:把自己改造得好一点;从《圣经》中吸取智慧;困难时从《圣经》中获得安慰;甚至通过《圣经》让你的眼睛看得远一点、深一点。总而言之,这是用《圣经》加强自己,你越学《圣经》就越强大。当你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就忍不住要打别人,因为你自以为已经掌握真理,至少知道真理。当你发现别人还不知道的时候,你就觉得机会来了,开始用你掌握的真理论断别人。那么,真理到底是用来干嘛的呢?

有位弟兄说:真理抓住我们的黑暗,让我们悔改。

给他鼓掌!真理是让你的“老我”死去,让你在祂里面重新活过来,这是“悔改”的意思。刚信主时,我们体会不深,以为信基督是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更丰富、锦上添花,让我们可以在人前荣耀主。而真理是让你“死去”,不是让你变得更“强大”;是让你“垮掉”,让你离开虚妄的“亚当生命,”让你有可能借着信仰走进“永生的生命”。当我们在信仰中越走越深,越发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们回过头看自己之前那么浅薄,这也很正常,因为每个人都是这样开始的。当我们越往深走,直到“出死入生”的时候,才开始体会这个过程居然是那样惨烈。当我们隐隐有感觉时,就想逃走了。我们往哪逃呢?我们一定是逃往所“向往”的那个方向,那么我们基督徒向往什么、羡慕什么呢?这是第一讲的第二条主线。

我们知道人生的虚空和诱惑还缠绕着我们的生命,我们先不谈这些,把调子拉得非常高,高到基督徒向往的“属灵的生命”。当一个“属灵的生命”所散发出的馨香,所表现出的生命样式到最高境界是怎样的?就是“爱神”和“爱人如己”。这两种做法都是真正“属灵人”自然而然显露出来的美善,都没有错。但是,假如你通过这两种途径不能“走进耶稣”,你的生命体验还是与“十字架”无关,你的羡慕还是停留在这些“属灵的果子”上,你羡慕的还不是真正的至宝——“耶稣基督”,那你的“意向性”可能已经偏离了。

在这一条线中,我把你赶回来问:你羡慕耶稣基督吗?你羡慕十字架的功效吗?这里的根本区别在于:一个是“果子”,一个是“结出果子的源头”。假如你只羡慕果子而对源头没有体会,那么这个羡慕本身也是表层的。C.S.路易斯说:“神是爱,爱不是神。”世人套用为:“上帝是灵,灵不是上帝。”世界上确实有人追求爱,有人追求灵。但是只要他的追求与上帝、十字架脱节,那些追求都是虚妄。

“分离主义”与“精致主义”

有姊妹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跟神脱离,神没有给你生命,你就不可能爱出来,那所谓的爱出来也是假的。”这里牵出一个“什么是真?”的问题。世上确实有人能做到爱一件东西爱到死,这件东西可以是崇高的、美善的、或者是普通的。但是他就是不明白《圣经》,就是不明白耶稣基督的真理,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十字架的救赎。那你能说他的爱是“假”的吗?我们曾讨论过“什么是善?”,我们发现世人以及我们自己的善都是有缺陷的。我们该怎么看待“善”是“真”还是“假”?说它是假有什么意思?说它是真又有什么意思?这些问题都非常微妙,我不想轻易一带而过。

我提出一个观点:《圣经》借着《雅各书》启示我们:“所有的美善都来自于上帝”(这里的美善是指:世界上、经历上的美善,而不是抽象的、柏拉图式的、概念上的、理论上的美善)。既然所有的美善都来自于上帝,那应该都是真的。你不能说这个美善是他行出来的,但这个人身上充满缺点,他行出的美善就不是真的。虽然他充满缺点,甚至是个罪人,但他的美善也是神给的,没有神根本不可能,因为我们都是神造的。这在逻辑上很通畅。

因此,当你说这个美善是真的时候,你必须做两步工作:(1)“切割”和“分离”。美善在本质意义上是将荣耀“归于神”而不是“归于人”,把罪人这个“行善的主体”跟真正“行善的源头”切割,这叫“分离”。 我们的眼睛必须具备这个眼光,有了这样的眼光以后,你就可以站立、欣赏,甚至享受这个善。(2)“提纯”和“精致”。你要在这个美善里面剔除掉一些杂质,把人身上出于有限和罪性的东西剔除出来。这要求你要有眼光,要求你的心智非常纯。作为欣赏家,你的要求是很高的。剔除以后,人的归人,剩下的归神。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再来理解什么叫真?那个跟神连在一起的,极其精致的,没有杂质的是真,美也是,善也是。那个跟人挂钩的、被污染的、出于人自己的心态和动机的,是愚昧、是黑暗、是欺骗,不要被带进去。有了这样的立场,你就可以欣赏整个世界,欣赏你的经历。在任何经历中,你都可以看见神,你都可以赞美哈利路亚!无论你在任何人身上看到任何美善的东西,都可以有跟神挂钩的体验。因为《圣经》就是这样启示我们的。比如说古典音乐家巴赫,他创作了很多音乐,他自己说他所有的灵感都来自神!可世人却说他是天才,跟神没有关系。

所以,我们无论羡慕什么善美的东西,我们真正羡慕的其实不是那个载体,而是里面的上帝!基督徒不应该羡慕美善的外表和果子,而要羡慕结出美善果子的真正源头:神的本体(三位一体的真神)。今天,我们知道神的本体借着《圣经》的话语,借着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借着圣灵内驻,与我们这些蒙召、被拣选的基督徒的生命连在一起,这才是我们真正向往、羡慕、渴望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