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把我们带到了耶稣面前的“主谓宾信心”,却无法把我们带入神的国,难道带路的,还不是管入门的?难道入门还有更加严格的条件?不是说,只要“心里相信,口中承认”,就可以重生得救了吗?哦,这些问题太重要了,务必不能马虎。让我们再倒放一次慢镜头,回到信心之旅的起点,回到基督徒“重生得救”的前一刻。让我们睁大眼睛,看看在这关键的一刻,我们的信仰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切都从施洗约翰开始:“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那光是真光,照在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藉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约翰福音 1:7-11)约翰是谁?他不是那照亮人类的真光,他只是为真光作见证的。当我们还在黑暗中的时候,施洗约翰把我们带到上帝的真光面前。施洗约翰就是那带路的。让我们在此打住。聚焦。看看这时候,我们是谁?我们是那不接待耶稣的众人中的一个,活在罪中,还没有得到重生。
现在,请思考一个问题:当我们还在救恩的门外、还没有重生的时候,我们有“信”吗?有。因为圣经说:“叫众人因他可以信。”因约翰的见证就可以“信”。感谢主!看来,前面我们称之为“主谓宾信心”也好,“慕道友的信”也好,其实就是施洗约翰的“洗”带出来的“信”。罪人凭这个“信”能够进神的国吗?或者说,罪人凭着“认罪悔改的洗”,就能够成为神的儿女吗?不能。为什么?因为施洗约翰“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为什么施洗呢?”且听约翰自己的回答:“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哦,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