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一直有这样的疑惑:亚伯拉罕成为“信心之父”,不困难啊,因为他不仅听到主的声音,甚至还与主的使者面对面交谈。言外之意,我们对亚伯拉罕得到“信心之父”的称号并不完全服气。令我们不解的是,神在以色列先民出埃及以后、进入迦南地之前的四十年余,亲自带领,行了许多奇妙的神迹,以色列人居然还屡屡悖逆跌倒。难道他们不相信上帝的存在?这怎么可能?还有,亚当与夏娃在伊甸园里不是每天与神同在吗?该隐不是也有过与神对话的经历吗?难道他们不相信神的存在?看来,认识并相信神的存在,与真正的属灵信心,不能划等号。
现在,让我们试着理解这些问题:亚当当然见过上帝,当然相信神的存在。亚当不仅知道神的存在,也知道神的旨意:“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这件事对他是明白无疑的。但这件事并不是他的“所望”。亚当“所望”的是:我就想吃,因为我要做自己的主人!这是亚当的意志。世人因着亚当之“所望”,从此坠入了罪的深渊。
同理,亚伯拉罕为什么成为信心之父?不是因为他亲眼看见了神的作为,相信了神的存在,乃是因为在经历了千辛万苦的磨练以后,他对神的信心之“所望”,终于从“未曾见、但可以见的”“属肉体的信心”里移开,“远望”那在属肉体看来“未曾见,也不能见的”、似乎是荒谬绝伦、不可理喻的上帝的“应许”,并且无比真实、毫无怀疑地看见了属灵信心的“实底”和“确据”!这才使亚伯拉罕成为人类的信心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