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思考》 / 第四层思考 / “实底”和“确据”

“实底”和“确据”

根据希伯来书的定义,信心不仅仅与“所望”与“未见”有关,还与另外一对重要概念直接相连;“实底”和“确据”。过去我曾觉得,既然“信心”只与“所望”与“未见”有关,基督徒的信心是否应该是盲目的?越是什么也看不见,也就越大?非也。“信心”不仅关乎“所望”与“未见”,更是关乎“实底”和 “确据”;如果没有“实底”和“确据”,那信心就变成空穴之风,虚无缥缈,什么也不是了。

由此看来,基督徒不应该是一个顶礼膜拜“信则有,不信则无”咒语的乡间巫师,而更应该像一个气闲神定、家产殷实的 银行大亨。为什么?因为圣经告诉我们,“信心”是一笔可度量、有价值、能积蓄、不贬值的财富。如果你说:我什么也没有看见,就信了。这很好,你是有福的。但如果我再问你:当你信了以后,你看见了什么?你如果仍然回答说:什么也没看见。那么,你的 “信心”也许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幻觉,一张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还记得马克吐温“百万英镑”的故事吗?一张百万英镑的空头支票,用得好也会给人带来好处,就好像即便是没有“实底”和“确据”的信仰(文化基督徒?或者,信仰心理学?),也会给人带来安慰和喜乐一样。但是,毕竟,幻想自己是一位巨富是一回事,在银行里确实拥有亿万巨款又是另外一回事。

回到“属肉体”和“属灵”的分类。在“属肉体的信心”里,一定有属肉体的“实底”和“确据”;在“属灵的信心”,必须有属灵的“实底”和“确据”。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通过头脑和理性获得的对于耶稣的认识,都是属于“属肉体的”“实底”和“确据”(因为头脑仍然是属肉体的);唯有在灵里获得的对耶稣的认识,才是属灵的“实底”和“确据”。也许你要说,谁能给我们见证,属灵的“实底”和“确据”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幻觉的?且听使徒约翰的见证:“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 可见,在使徒约翰的信心里,属灵的“实底”与“确据”是如此的真实,到了“亲眼看过,亲手摸过”地步。

综合起来,我们对“信心”有了一个完整的概念了:我们的信心是否真实,是否属灵,不仅由信心之“所望”和“未见” 所定义,还由所拥有的“实底”和“确据”而确立:在属肉体的 “实底”和“确据”里,收获“属肉体的信心”;在属灵的“实底”和“确据”里才能收获“属灵的信心”;君不见,圣经里的信心巨人,在他们的属灵信心的账户里,不都是从起始的穷瓜蛋,最后成了拥有丰厚“实底”和“确据”的大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