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的思考》 / 第三层思考 / “又承认自己是客旅,是寄居的”

“又承认自己是客旅,是寄居的”

在“主谓宾信心”里,人看到了什么?浩淼的宇宙,神奇的地球,精巧的细胞,奥秘的粒子;还有人的认知和意志所能体验的:公义、秩序、理性、审美、爱情。哦,从物质到精神,这一切构成了人的世界:既有形而下,也有形而上。换言之,像柏拉图、孔子、黑格尔、康德这些人类精英所追求和创造的精神王国,其实仍然与上帝所应许的属灵王国,有着天壤之别。在圣经的视野里,他们仍然是没有盼望的“属地的人”而已。

但是,希伯来书里所罗列的信徒,却与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不一样。在信徒的眼里,这个世界无论看起来多么美好,多么具有仁爱之心,多么饱含想象力,仍然不是他们期望中所眷

恋的家乡;无论此生充裕安逸,还是匮乏受苦,他们总看自己“是客旅,是寄居的”。他们说,这个世界啊,虽然美丽,但就“如同草上的花一样,太阳出来,热风刮起,草就枯干,花也凋谢,美容就消没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这样衰残。”(雅各书 1:10-11)因此,他们把眼睛从地上的花园里“移开”,“远望”和“羡慕”那不可见的天上的“上帝之城”了。

在基督徒团契里,我曾多次听到这样的表白:主所应许的永生和天堂固然美好;即便没有,单单从主而来的今生的祝福,我就满足感恩了。似乎这样的信心,已经足够大了。哦,现在我明白了,一个基督徒信心之旅,如果不能做到“移开”“远望”和 “羡慕”那不可见的天上的“上帝之城”,我们对上帝的“信心”,就会陷在“显然之物”罗网里而不自觉。第一步还没有迈出,后面的旅程从何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