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人语》 / 人言人语 / “观念的爱”与“真实的爱”

“观念的爱”与“真实的爱”

当把“信仰之路”与“科学探索”做类比,我只是想说,人类对上帝的认识是一个充满惊奇、没有止境、无限开放的过程。当我说,信仰的真谛是认识上帝,这里的“认识”,当然不只是 “头脑的知识”,而是“生命的经历”。所以,当然不需要成为科学家才能认识上帝。其实,在上帝面前,即便有爱因斯坦的脑袋,也是渺小有限的。感谢神,他应许我们,凭着一颗爱上帝的心,用诚实和心灵,我们就可以认识他。也许有弟兄姐妹会说,既然如此,我只要用心去爱、去做就可以了,何必搞得那么复杂?简单的爱也许更是上帝所喜悦的?许多头脑简单的人不是对上 帝更有信心、更有爱吗?根据他们的想法,认识上帝也是为了爱上帝、行上帝喜悦的;如果我不需要太多的认识,就能够做到这些,岂不是更好?这种想法,似是而非,已经极大地阻碍了我们信仰的成长,需要澄清。

我认为,需要思考的是“认识上帝”与“爱上帝”的关系。 “认识上帝”不只是为了“爱上帝”;“认识上帝”本身就是“爱上帝”!我认为,所谓“爱上帝的心”,就是那种渴望“认识上 帝的心”永不满足!如果一个人有了这种渴望;如果这种渴望本身成了他生命的中心; 如果认识越多渴望就越强;那么,他就会明白,一旦没有了这种渴望,那所谓的“爱”很可能已经消失了,或者变成自己的幻觉了。也许你会问,爱在我心中,我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你怎么会说是幻觉呢?是的,即便你实实在在地感觉到,仍然可能是幻觉。为什么?因为,如果你对爱的对象没有真实的认识,你所爱的,很可能只是你头脑中的某个观念,比如说,关于上帝的观念。

那么什么是观念的爱与真实的爱的区别。哦,区别大啦!让我举三个比喻来说明。第一个比喻:旧时代的许多女人,可以爱一个完全不认识的男人,只要他是她观念中的丈夫,她就死心塌地的爱。但这个爱只是观念的爱,不是真实的爱,因为她根本就不认识那个男人,怎么可能有真实的爱呢?第二个比喻:记得有人曾经把圣经比喻成父亲给孩子的信。与父亲的智慧相比较,孩子的智慧是如此的不足。有一天,这个孩子不耐烦了,说:我父亲为什么写给我那么复杂的信啊?他难道不知道我的脑子比较简单吗?只要我爱他不就够了吗?这个孩子可能只爱观念中的父亲,并不爱真实的父亲,因为他都不在乎真实父亲在信里给他写了什么。第三个比喻:一个不认字的母亲,收到远方爱子的信,她激动万分,求村里会认字的人读给她听,口里不住地感谢给她读信的人,因为她想知道关于儿子的一切。这就是爱了!

同样的道理,我发现,许多基督徒满足于停留在对上帝“观念的爱”,反而觉得自己非常属灵。你们为什么有那多问题啊?我不需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就可以爱了,并且可以行上帝所喜悦的了。哦,愿主怜悯,这些基督徒是多么糊涂啊!殊不知,对于一个基督徒来说,他对上帝的真实认识越少,他爱中的观念因素就越多,真实的成分就越少;反之,他对上帝的爱越真实,他就会越渴望认识和经历上帝,越想知道关于上帝的一切。

哦,但愿我们都明白,那种“观念的爱”,无论多强烈、多执着、多悲壮、多忠贞,无论你觉得自己多属灵,仍然是一种自欺的、虚幻的爱,与真实的爱不可同日而语啊!让我把话说的更严重些,“观念的爱”与“拜偶像的爱”是很相近的啊,我们都该知道,任何形式的拜偶像都是上帝所憎恶的啊!亲爱的弟兄姐妹们,如果我再次刺激了你,我求你原谅,但更求你回到圣经里,用你的全部生命力量,去思考、认识和经历真实上帝的无穷奇妙!

                                                                                                                             2010 年 3 月 2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