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哈曼阴谋除灭犹大人

1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2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3在朝门的臣仆问末底改说:“你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4他们天天劝他,他还是不听,他们就告诉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因他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5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6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

叙述到了这里,事件的性质突然发生了变化:犹太人(上帝的子民)可能要被灭绝。这是怎么回事?没有什么大事,仅仅是因为一个小小的人物,末底改的个人性格,最终酿成了大祸。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可见大部分犹太人也没有找麻烦,唯独天生孤傲的末底改:他们天天劝他,他还是不听,他们就告诉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如果从末底改开始,到末底改结束,也就算了。可是,事情蹊跷的是,哈曼仅为一件小事,从恼怒末底改开始,最后突然一跃,生出灭绝犹太人的念头。不能不使人怀疑,这个念头来自撒旦的直接介入。就好像约翰福音13:27:他吃了以后,撒旦就入了他(犹大)的心。哈曼的罪性(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成了撒旦利用的破口。

7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8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9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10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11王对哈曼说:“这银子仍赐给你,这民也交给你,你可以随意待他们。”

于是,由撒旦直接参与推动的好戏就要上演了。因为毕竟是一件灭绝种族的大阴谋,不是平常情况下就可以随意做到的事,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在选择时间上,就煞费苦心: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这个吉日,后来成了哈曼的大灾之日。但是,哈曼在这时候对未来是懵懂无知的。他只想一门心思把这件事办成。他除了用心机(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还企图用神秘的力量来帮助自己(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当然,在他的心目中,犹太人敬畏的耶和华,是不存在的。后来的事实表明,哈曼错了。但是,哈曼(包括不信神的世人)是否认识到这一点,还很难说呢。

12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书记来,照着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传与总督和各省的省长,并各族的首领。又用王的戒指盖印,13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14抄录这旨意,颁行各省,宣告各族,使他们预备等候那日。15驿卒奉王命急忙起行,旨意也传遍书珊城。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

在暗地里,黑军紧锣密鼓;在公开里,黑军也雷厉风行、势不可挡。王的旨意已经下去,一切似乎都已成定局: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似乎连时空的力量也参与进来了:驿卒奉王命急忙起行,旨意也传遍书珊城。似乎没有力量可以挽回: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在这幅图画里,有三个角色:王、哈曼;以色列民。表面上看(甚至在王的自觉里)王是决策者,其实他只是一头瞎眼的驴;哈曼似乎是个大腕儿,幕前幕后指挥若定,其实只是一个被蒙骗的撒旦帮凶;以色列的民,大难临头,既不知道祸从何来(但愿他们知道);也不敢想象上帝的救恩还仍然在他们身边。对于旁观的人类来说,只有一个问题至关重要:犹太人的上帝是真的吗?上帝的应许和祝福是否永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