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 1:1–15

1:1 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神的福音。2 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3 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 4 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5 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6 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7 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我们从头开始逐字逐句查考《罗马书》。

这一段是很长的问候语。保罗这里的开场白是非常郑重的。如同以前在查考《以弗所书》时我们曾经从他的自我介绍里读出感动一样,在这个自我介绍里也能读出感动来。请用这个方法来读,把使徒变成门徒,把保罗变成自己的名字,默念一下:耶稣基督的仆人 ×××(我们还真的是仆人,为神做工很喜乐,真是仆人心态),奉召为门徒(我们没有保罗“使徒”的殊荣),特派传神的福音。这里抓住一个概念“福音(gospel)”。以前派门徒出去做什么?做见证,所以更多强调见证。保罗在这里启用“福音”这个词。见证客观发生的事,见证这些是真的。而福音是把客观的、真相式真理与我们人生的命运、经验、渴望、满足挂钩起来,

所以福音这个概念非常重要。我们对周围的人不是当说“你信耶稣基督吗?”,而是当说“你认识由耶稣基督而来的福音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人信了基督教,其实没认识基督教教义背后所传达的那个福音对于他自己生命的真实意义。信了基督教,却没有认识基督的福音。所以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带人认识耶稣基督和由他而来的福音。这是保罗做的,也是我们要做的。

1:2 这福音是神从前藉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

你可以联想《希伯来书》借着犹太人的众先知和《旧约》里犹太人历史的启示,联想以前我们借着《希伯来书》得到的感动,重要的是认识耶稣基督。怎么认识他呢?你要倒回去看,从亚伯拉罕开始,从《创世记》第 12 章开始,然后是雅各、约瑟,然后摩西、众先知,然后以色列人经历的神迹奇事和一切苦难。原来这一切都是预表耶稣基督这个救主,以这种身份出现,以这种身份死,以这种身份复活。这也就是我刚才讲的,神的至高旨意(Sovereign)你只能倒过来学习,倒过来体会。

1:3 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4 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

这句话把福音的真相客观地表达出来了。这个耶稣基督从血统来讲,是大卫这个族里的人。其实这个人你不能完全从血肉来看他,要从上帝的灵来看。这个人不简单,因为他还真的复活。复活这件事情,保罗是有幸经历的,是复活的耶稣跟保罗说话。是他的特殊经历使他成为使徒,福音是借着他(还有其他使徒)传给我们的。所以到这个句号为止还是讲一个客观真理,客观真相。

1:5 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

这个客观真相带出保罗现在的生命。他从耶稣基督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份,一切都来自于这个真相,来自于这个事实,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现在保罗做的以及将来要做的,他的生命旨意、生命重点开始改变,都是因为这件事情,因为这个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客观真理。可是我们原来不知道这个客观真理,也不知道耶稣基督是怎么回事。我们以为该干嘛就干嘛。好,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客观真理,我们生命的轨迹、生命的重点会不会因此改变?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思考,阿门!?(众:阿门。)

接下来我抓出来的是信服真道(obedience of faith)把“顺服”作为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来描述和定义我们的“信仰”。这个概念很重要,希望大家抓住这个积木。《罗马书》结尾:罗 16:26 这奥秘如今显明出来,而且按着永生神的命,藉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真道。这里再次出现信服真道(obedience of faith)。

1:6 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7 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

我们这里停一下。这些对象在保罗的眼里是蒙召属耶稣基督、为神所爱人那么难接受福音的时候,我就会感叹:神对我真好!

你看,那么难的福音我居然信了,我真是为神所爱啊!那种感叹和感恩就是由感受为神所爱所发动的。是的,神爱每一个人,但是在我们身上,我们感觉他的爱特别真,特别强。你看我讲《圣经》,你们都说我讲得好,很喜欢听。但是,我给另一批人讲,另一批人说我是不是疯了,干嘛老讲这个东西?又不赚钱!所以我就觉得我们这些人,真的是为神所爱的人,那么难的、不可思议的东西,我们居然还听懂了,这叫蒙福。这样,当我传福音有挫折的时候,反而涌出一份感恩。这个人越不听,我就越感恩,为自己感恩神,因为我居然听了并且信了。感恩以后你会更加愿意传这个福音。

然后我们再静心思考奉召做圣徒的众人的含义,因为这个词有极大张力。这个人行为上、脾气上、习惯上是圣徒吗?教会是圣徒组成的吗?当年保罗面对的这些人是圣徒吗?他们有圣徒的行为吗?信耶稣基督就成了圣徒吗?今天教会里哪个敢称自己是圣徒?这个张力其实也是我们信仰道路一直伴随着的张力。

我们说新生命应该这样,罪则是那样。你在哪一边?我们做得那么完美吗?我们到底有没有罪啊?我们是不是保罗所称的圣徒?我们团契曾经围绕这个张力读《约翰福音》。这句话联系到我们身上是什么意思?你到底怎么看自己还在犯罪?!如果你用相对的眼光看:我比以前好了,我继续努力啊,有神带领啊。这样,张力马上解决掉了。但是你用绝对的眼光看,却怎么也理解不了。怎么叫绝对?假如我是圣徒就应该完全,那我是什么?这就是张力。保罗整本书就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这里的张力我们过去是用“新我”与 “老我”的二分法来解决的。保罗是指你里面那个在耶稣基督里成长的新我,是全然圣洁、毫无瑕疵的。所以保罗一直跟“圣徒”里面那个来自基督的“新生命”对话。保罗看你的新生命是宝贝,他忽略你的老生命。那个老生命是怎么教也教不会,怎么讲也听不懂的。

但是,这里我还有一个张力:到底“我”是“老生命”还是 “新生命”?难道我是一个分裂的生命?不是一个完整的“我”?感谢主!这些张力都要在《罗马书》里,特别是第 6–8 章里再一次被神的话洗礼。

耶稣基督赐给你的新生命是圣洁的。同意吗?这是绝对真理,不能有任何相对的折扣。那你这个不完美的实际行为算什么?你现在可能还没法把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圣徒”这个词相联接。不要急,联不起来可以慢慢思考,继续读经。但无论如何你要把这里的亮光,也就是“新生命是全然圣洁的”这个绝对真理的积木抓在手中,不要轻易放掉。不要再说什么耶稣基督所赐的新生命里面也有大罪、小罪,有些罪可以犯,有些罪不可以;或者说,我还不是保罗这里说的圣徒,因为我还不是全然圣洁,云云。你如果继续这样认知,你就没有抓住罗 1:6 经文的亮光了,后面对于经文的思考和默想也就全乱套了。

所以,这是一个好例子。我们在这一点上要很清楚:抓住绝对真理不能放手,不能自己做修改,变成相对真理。虽然这样就搭配起来了,可是真理也就走样了!《约翰一书》、《约翰二书》说,新生命不会犯罪,犯不了罪,不能犯罪,没有能力犯罪,因此确信你的新生命是圣洁的,没有污秽的。是的,我们还是无法理解,无法把这些绝对性的真理陈述与我们的日常行为和生命状态挂上钩。张力尚未解开,感谢主,《罗马书》就是要帮助我们解开这个张力。

1:7 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恩惠、平安这两个概念,我们以前读《以弗所书》时也讲过。保罗讲恩惠、平安是关联的,有结构的。实际上恩惠(Grace)是新生命本质,就好像荣耀是神的本质。我们在神的荣耀里面,这个本质会自然出来平安(Peace)。也就是说,新生命是白白得来的,是那个供应者白白地、丰丰富富地给你的。你的任何忧愁都来自于老生命。我们的父神就是上帝,你还有什么好忧愁的?这些都是讲绝对性,讲得很绝对,越绝对越清楚。也许你一转身就觉得:不对啊,这些绝对真理的“积木”怎么用啊?怎么才能与我的生活联系起来啊?难道生活里的原则也是恩典?一切都无须我们自己的努力?再次提醒诸君,你暂时不知道怎么与生活联系,这是很正常的。如果都知道了,你就可以从查经班里退学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学习呢?还有一个提醒:吃不透这些真理,往往是因为没有吃透“那个十字架上受死复活的耶稣基督”。这是一切的奥秘!让我们都谦卑在主耶稣基督面前,寻求圣灵的帮助吧。阿门。(众人:阿门!)

1:8 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9 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10 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11 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12 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13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14 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15 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这一段话表明了《罗马书》书信的起源动因。保罗很想去罗马,跟这些信徒交流。用他的话来讲:很想从这里面得一些安慰,结一些果子。所谓“结果子”,我们知道这个是教会语言,就是说很想坚固这些弟兄们的信心,使他们的新生命能长得更好。保罗传福音有这个使命,有这个负担。

1:8 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神,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

当时罗马人有信耶稣基督的。从他们第一次知道耶稣基督起,二十几年过去了,一代人过去了。当初是那些犹太人到耶路撒冷,听到使徒的见证,回来把这个种子带到罗马,在那里建立教会。后来,因为原来的基督教跟犹太教混在一起有很多争论。我们只要再读一些背景就知道,这些罗马的信徒不太了解使徒保罗。他们或许听说过彼得、雅各(耶稣的兄弟),但保罗的名声在他们那里不是很响。保罗的神学体系在耶稣十二个门徒里是最完整的,这也是为什么《新约》中,保罗写了 13 篇(如果算上《希伯来书》就是 14 篇)。保罗现在夸奖他们“你们的信德”。这里的“信德”,英文就是“信”。其实中国人的“德”往往指德行。“信”是最大的德行,一切“德”都来自于“信”。这个“信德”连在一起译得好!

1:9 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神,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地提到你们。

保罗出于自己的心愿,对当时在罗马帝国首都的犹太人很有负担,并确信这个负担神都看见。假如保罗寻求神的旨意说:神啊,是你让我去罗马吗?如果保罗这样考虑问题可能会很糊涂,因为虽然他意向很强烈,实际上却屡次受阻拦。神啊,到底你要不要我去罗马?你怎么不替我开路呢?你看,这些困惑,这些焦虑就会让你无谓地挣扎。用我前面的话讲,即便保罗的这个意向是在神的旨意和计划里,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也是不能预测。

神全能的主权计划,人无法猜透,只能从事后去理解和领悟。所以保罗没有问:神啊,这是不是你的旨意?求你给我预兆吧!保罗只是说,我有这个愿望,神啊,你鉴察、你知道。所以这是不一样的。(众:那神的带领怎么理解?)神有很多带领,但并不是一种形式的带领。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我们另作讨论。我在这里想说明的是,至少在去不去罗马这件事情上,保罗从头到尾只是把自己的心愿交给了神,而没有费力去猜测这是不是神的计划。最后他的确去了,但是过程中有其他需求出来,也是神的需求。比如说,他要把捐款送到耶路撒冷去,去罗马这件事情被耽搁了。保罗虽然很想立即去,但他把这件事情交给神,没有那么固执非要如此不可,或者因此犹豫:神啊,也许你不是叫我去罗马?我的感想是,你的内心感动,若是基于主观猜测,就并无价值。但我们仍然可以把自己的内心感动和意愿,交在神的手里。

1:10 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

你看,这是保罗的态度,他把自己的意愿交在神面前,而不是去猜测神到底要我干嘛。这是不一样的。

1:11 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

保罗没有说圣灵要我这样去见你们。在《使徒行传》里面,有很多例子讲到保罗直接得到圣灵明确的带领。我认为,来自圣灵带领的证据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说,神的直接带领,一定是明确的,不会让你犯糊涂的。糊涂的也许只是出于你自己的意愿。当然,神仍然可以通过我们自己的意愿成就神的计划。

1:12 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你与我彼此的信心是保罗在侍奉中一直特别强调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前提,我们之间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一事无成。我们在团契里同工,也一定要看到,我们有同一个信念,同一个主,同一个信,同一个肢体。这也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往往因为小信而忽略,看不见了。

1:13 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

所以保罗强调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希望你们也看到我所看到的属灵愿景,担负我所担负的属灵心愿。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一些果子。保罗把这个心愿沟通得很直白清楚,没有亚当里的客气和含糊。保罗自己知道神给他的旨意是对外邦人传福音。但即便如此,他心里还是特别想让罗马城的犹太人也像外邦人一样得着福音,这是保罗这个特殊的人很个性化的挣扎和负担。只是,如今仍有阻隔。

1:14 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

保罗说: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这句话让我很感动。特别是“欠债”这个词。我们呢?有没有觉得自己在福音上欠谁的债了?这里,保罗很明白地说了,他不只对某些人有热心,他对所有人都有热心,因为福音太好了,谁都需要。这是保罗的胸襟,感谢保罗!

1:15 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在罗马的什么人?在罗马的“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所有愿意听福音的人。所以,这封信不仅是写给在罗马的犹太人,也是写给当时和后世所有的人。当时在罗马的犹太教会里,有些人是听到耶稣基督开始相信的,有些是不信的。两派人当时分不清楚,最后分裂出来。外邦人因为保罗的口得着基督的

福音了,而现在大多数正宗犹太人根本不信耶稣基督。保罗原本也是犹太人,信犹太教的,这就是保罗一直说的:因为你们不信,外邦人反而得着了。神自有计划,此刻的保罗无法测透。这就是《罗马书》第 9–11 章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