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二章 2:1-12:迦拿筵席的启示:
记得我信主那一年(2007),来上海的王牧师给我们讲解这段经文。他说,如果整个约翰福音是一部气势澎湃的交响乐,那么“迦拿婚筵”就好像一段轻松欢快的抒情乐章,色彩明亮,节奏轻盈,一派和谐喜庆的气象。从此,这段经文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成了我最喜欢的经文段落之一。可是,在这段欢快美妙的旋律中,隐约中觉得有一丝不协调的杂音,就是耶稣与母亲的那段对话:“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耶稣的口气显得冷漠。记得牧师解释说,耶稣称“母亲”为“妇人”,是因为当时犹太人的称呼习惯与我们现代人不同,不应该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至于后面那句话“我与你有什么相干?”,后来查了英文,“what concern is that to you and to me?” 发现英文原意与中文翻译有很大的出入。于是,那个杂音的感觉得到了些许缓解。可是,即便如此,耶稣后面跟着的那句话,又成了我欣赏这段抒情乐章的一个障碍:“我的时候还没有到。”在我读圣经的经历中,经常有这种理解上的障碍出现。这是其中的一个。突然,有一天,我觉得好像看到了障碍背后的亮光。于是,脑子里产生了下述的五个问题,和下面的这段读经笔记。
我的五个思考题 (约翰福音 2:1-12)
为什么当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耶稣回答母亲说:“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What concern is that to you and to me?)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耶稣所指的时候是什么意思?耶稣的母亲明白耶稣所指的时候(或者计划)的意义吗?如果不是很明白,那耶稣母亲在这件事情上操心的最初动机是什么?耶稣的回答有无批评的意思?为什么?如果耶稣的回答含有批评的意思,为什么当耶稣母亲在听了耶稣的回答以后,仍然吩咐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这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为什么耶稣在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以后,实际上他又吩咐用人如此如此,成就了这件在新约圣经中提到的第一件神迹。耶稣的时候到底到了吗?如果没有,为什么要成就这件美事?是出于顺从他母亲的意思吗?如果母亲(或其他任何人)当时没有主动求告耶稣帮忙,这件神迹一定还会发生吗?如果你的回答是 “一定会发生”,为什么?如果你的回答是“不一定会发生”,又是为什么?我们对神在每件事情(或者环境)中的计划了解多少?我们该如何参与神的计划?我们的时候到了吗?我们为什么要祷告?